中证协发布全面风险管理规范,提升证券行业风控能力
AI导读: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旨在提升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文件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并强化了子公司风险管理及场外业务管理要求。
为落实新“国九条”及证监会“1+N”系列政策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夯实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基础,3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以下简称《规范》修订稿)和《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此举旨在提升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文件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证券公司确保承受的风险与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同时,《规范》修订稿共9章63条,细化了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管理流程,提升对专项、复杂领域的风险管控,强化风险偏好及指标体系管理要求,压实一线风控责任,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风险考核的独立性要求,搭建全覆盖、穿透式的风险管理系统和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体系。
中证协还首次新增了子公司管理章节,强化子公司风险管理,要求证券公司通过公司治理程序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子公司风控人员的管理、风险偏好的管理、重大事项审核、计量模型管理、统一监控、风险信息报送、绩效考核、境外子公司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新增场外衍生品等场外业务、表外业务的管理要求,加强对场外衍生品业务底层资产、资金流向、杠杆水平的穿透式风险管理。
另一份文件《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起草背景,中证协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市场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证券行业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制定证券公司市场风险管理的行业指引,对于完善证券行业全面风险管理自律规则体系,指导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引》共四十六条,明确提出市场风险管理的环节,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与报告。风险监测方面,明确监测范围、监测职责,提出监测频率需不低于每日。风险应对方面,制定限额超限处置流程,形成风险承受、风险对冲、降低仓位、止损等风险应对措施。
中证协还明确对券商建立市场风险系统及数据管理提出要求,包括保障充足的系统建设预算,支持市场风险系统化管理;及时改造升级系统功能,以支持新业务开展;建立有效措施确保市场风险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