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具身智能生态共建,开启产业发展新阶段
AI导读: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召开,北京市将以打造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预计到2027年将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现场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成果,展现了无限可能。
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的浪潮中,具身智能正迎来产业协同的新阶段,开启生态化发展新篇章。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5)成功召开,这是中国具身智能领域首个影响广泛、参与人数众多的盛会。
北京推动具身智能生态共建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报道,本次大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健透露,北京市将以打造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高地为目标,将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作为发展具身智能的关键点。预计到2027年,将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场景规模,优化产业生态。
为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去年底布局了5家市重点实验室,依托中科院、清华、北航等高校,以及国家电网等行业应用平台,构建了技术创新、场景落地、产业培育的协同网络。大会上,北京市正式启动具身智能协同创新矩阵,加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格局。
在推介环节,海淀区东升镇镇长辛果介绍了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已吸引罗森博特、中科创达等多家明星企业入驻,出租率达30%,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此外,北京市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和华大集团全球创新中心已落户园区,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数据赋能、技术创新等支持。
辛果表示,东升镇联合多家机构设立了百亿产业引导基金,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上市辅导等服务,同时推出定制优惠政策。
“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发布
开幕式上,大会程序主席、浙江大学教授杨易发布了“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性梳理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路线图,包括多模态具身感知、具身自主学习等十五个方向。
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主持授牌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指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生物启发的具身智能前景广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表示,具身智能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是最佳案例,体现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汇集了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企业代表,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成果,从脑机接口算法到人形机器人,展现了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