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热潮下,互联网公司春招争夺技术人才
AI导读:
人工智能热潮持续高涨,春招成为互联网公司争夺技术人才的关键战场。美团、阿里、京东等头部公司纷纷发布大规模招聘信息,AI岗位需求飙升,应届生争相涌入。但机会并不会眷顾所有人,毕业生仍需谨慎选择。
作者:徐晓倩
人工智能浪潮再次席卷招聘市场,无一互联网公司能幸免。春招自然而然成为头部公司竞相吸纳技术人才的首要战场,各类招聘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各大社交平台。
2月26日,美团公布了2025年春季招聘计划,主要瞄准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招募规模高达5000人,涵盖10大类岗位。
进入3月,阿里、京东、字节跳动、小红书等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发布招聘信息,纷纷进入人才招募的冲刺阶段。
今年早些时候,AI新秀Deepseek开启了大规模招聘。在相关招聘网站上,DeepSeek发布了21个岗位,其中“深度学习研究员-AGI”岗位月薪高达6万-9万元,算上年终奖,年薪可破百万元大关。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推出了“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岗位,薪资范围为70K-100K(13薪),以最高月薪10万元计算,年薪可高达130万元。
人工智能热潮持续高涨。智联招聘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位居各行业之首。人工智能工程师的求职增速也跃居职业榜首,达到69.6%。
即将硕士毕业的沐沐,尚未从去年的秋招大战中缓过神来。春招释放的新一批岗位,迫使她再次投入到求职大军中。“今年春招还是涌现了不少潜力岗位,我已经陆续进入几家公司的面试环节,但尚未收到心仪的offer。”
“大厂春招需求有所回暖,与秋招补录名额一同开放。今年开工第一周,不少头部公司就发布了岗位信息,整体热度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负责招聘工作的王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指出,通过与多家企业沟通,整体来看,当前企业招聘需求有所恢复,但更倾向于校招,这主要出于用人成本的考量。
大厂春招集结号已吹响
过去一年,在聚焦核心业务后,各大互联网公司重回增长轨道,人员结构逐渐稳定。因此,春招成为互联网公司业务调整、重新布局的关键节点。
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3月25日,在汇丰全球投资峰会上,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表示,经历几轮裁员后,阿里员工数量已触底,释放出阿里将重启招聘的信号。
在连续几年大规模的降本增效后,大厂的人员缺口逐渐显现。阿里财报显示,2024年年底,阿里员工数为19.4万,而2021年年底,该数字接近26万。
在近期财报业绩会上,美团创始人王兴重点谈及AI战略,称美团对AI持“进攻而非防守”态度,“我们将利用一切资源主动进攻,争取在AI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京东加大春招力度,与其当前业务调整密切相关。开年后,京东宣布进军外卖领域,再次搅动本地生活战局。此外,京东也已涉足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并成立了相关业务部门。
林鑫仍在等待更好的机会,他是国内某985大学研究生,秋招时保底拿到一家头部大厂的offer,他打算在春招的海量岗位中寻找更具性价比的工作。相比秋招时的焦虑,面对春招涌现的新岗位,林鑫显得从容许多,他投递的十多份简历中,已有两家进入面试环节。
三年前,林鑫经历过招聘季的激烈竞争。以往经验显示,只要通过业务能力考核的面试,收到offer的概率高达90%以上,但这一情况近两年已发生变化。“竞争愈发激烈,许多终面通过的候选人还需经历漫长的‘泡池子’环节(简历池,指笔试、终面通过后的等待期),再根据学校和综合素质进行淘汰。”
尽管春招市场逐渐回暖,但毕业生的焦虑情绪依然挥之不去。沐沐在小红书上更新自己的春招进度,吸引了上百名同样四处碰壁的应届生。此外,她还在个人首页详细介绍了每段实习经历和擅长的技能,希望借此吸引猎头或招聘人员的注意。
AI岗位炙手可热,应届生争相涌入
回顾几个月前的秋招经历,王冕形容那是一场混乱的战役。由于准备不足,他广撒网上百家公司,集中进行了60多次面试,最终仅收获某头部公司的边缘业务offer。这份工作并非王冕的理想选择,他决定将春招作为跃入AI赛道的最后机会。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若不能进入核心业务条线,很可能被时代淘汰。”经过一个假期的复盘,王冕恶补了AI应用场景和相关知识,最终成功上岸某中厂的产品经理岗位。
社交平台上,像王冕一样渴望跻身AI岗位行列的应届生不在少数。面试经验帖逐渐演化为一门课程,希望在春招中翻身的应届生如抓住“救命稻草”般,涌入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中。
面对春招市场涌现的新机遇,亚楠表现得较为佛系。作为某985大学的应届生,由于专业问题,大量招聘岗位基本与她无缘。专业对口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她注定无法成为热门岗位的候选人。
整个秋招阶段,亚楠前前后后投递了近百家公司,进入面试环节的占比达到60%,但确定能收到的offer只有1-2家,同时能满足收入可观、发展稳定、福利待遇不错的公司并不多。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保留某中厂的运营offer。
随着AI岗位全面涌入春招市场,相关岗位的需求也随之飙升。其中,阿里春招开放的岗位超过3000个,AI相关岗位占比接近50%,高德AI相关岗位占比约65%,阿里云更是超过80%。
除了头部互联网公司高调争抢人才外,中腰部公司的研发、算法相关岗位同样占据半壁江山,具备AI开发能力频繁出现在岗位需求中。
“今年春招针对性较强,科技公司几乎都在核心业务中融入了AI功能,算法和研发等岗位市场需求量大,薪资也相对较高。”王伟说道。
巨大的市场缺口促使头部高校调整招生计划。今年以来,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校纷纷扩招。以清华为例,2025年计划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并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以培养具备人工智能AI思维、胜任AI技术、具有AI与不同学科深度交叉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林鑫也想搭上人工智能的顺风车,他尝试投递某头部大模型公司的实习岗位,却未能获得面试机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厂的出海业务。
“可能是专业不对口,即便是运营类岗位,都要求具备相关AI实战经历或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李健看来,在瞬息万变的AI竞赛中,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创新能力,这种技能也拉开了职场收入差距。李健认识的同校计算机专业应届生收入是他的3-4倍。
面对汹涌的技术浪潮,赶上变革的应届生都不想错过机会,但机会并不会眷顾所有人。成功上岸的王冕也怀有一丝危机感,他担心部分AI岗位会成为过渡性工作,一旦在行业竞争中失速,他也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一员。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