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五期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挑战与机遇,申万宏源证券周海晨发表深度演讲,梳理四大堵点并提出建议。海外经验借鉴与四大举措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拓宽长钱源头、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等。

  财联社3月31日讯(记者王晨)近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五期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召开,此次沙龙聚焦“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A股市场的实践与探索”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A股市场。

  申万宏源证券执委会成员、申万宏源研究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周海晨作为主嘉宾,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现状、挑战与改革方向发表了深度演讲。他结合政策背景、市场实践及国际经验,系统梳理了当前A股市场吸引中长期资金的四大堵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四大堵点卡点

  周海晨指出,中长期资金来源广泛,涵盖社保、养老金、保险基金公司、银行理财、信托等,外资和居民储蓄也是重要潜在力量。截至2024年末,以社保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13万亿元,占比17%,显示出中长期资金在A股市场的重要性。然而,中长期资金入市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制度层面,社保和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受限于会计准则的利润波动压力,缺乏税收激励。在市场层面,A股长期赚钱效应偏弱,缺乏风险对冲工具,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高。机构层面,公募基金经理面临业绩排名压力,中长期专业机构的长线长投的内部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储蓄转化也不顺畅,居民储蓄对养老金、商业保险资金的开发能力不足。

  为了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方面已经出台了诸多举措,包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增持回购、发展权益性资金等。但周海晨认为,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如优化社保养老金考核、提高商业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等。

  海外经验借鉴与四大举措推进

  周海晨还介绍了海外市场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养老体系的发展、被动投资的兴起等。基于这些思考,他提出了四大举措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拓宽长钱源头、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构建适合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以及弘扬长期投资理念。

  具体而言,在拓宽长钱源头上,要做大养老金第二、第三支柱;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方面,需培育更多优质企业,严格退市机制;构建适合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方面,建议优化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推动机构考核机制转变;同时,弘扬长期投资理念,减少题材炒作乱象。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