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加速入华投资布局
AI导读:
全球资本再平衡下,外资入华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信号。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科创活力吸引跨国公司加仓布局。前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为投资热点。深圳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前海构建政策基础设施吸引外资。
全球资本再平衡下,外资入华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信号。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科创活力,正成为跨国公司加仓布局的核心驱动力。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去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更在今年前2月,前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股市投资和股权投资更是潮涌先声。
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有增有减。周期性的变化之下,一些新的信号正在显现。此前,国际上常以比较优势分析中国投资优势。而今,投资中国的动力更为多元,它包括了新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窗口效应。
由此,外资企业扎根中国、辐射全球的战略支点正在形成中。经由前海入华,外资先后布局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这些产业正与中国产业升级和全球资本流动同频共振。
全球资本再平衡,外资先声已至。今年3月,相关机构调查称,机构投资者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股市撤资,向欧洲和中国股市转移,出现全球资本再平衡现象。今年1~2月,前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72家,同比增长81.5%。其中,新增港资企业295家,增速85.5%,“含港量”爆表印证了前海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第一站”的定位。此外,前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也同比劲增31%,达到54.03亿元,占深圳全市比重超六成,其中,来自新加坡的投资18.65亿元,来自英国的投资超过1亿元。
中国资产吸引全球投资者逻辑的演变。此前,国际上常以比较优势分析中国投资优势,看中的是劳动力红利和市场潜力。而今,投资中国的动力更为多元。一是新产业链集聚效应,如易达云在前海落地,看重前海跨境电商物流优势;二是投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窗口效应,前海吸引了一批外资项目落地。
实际上,深圳的历史也是外商投资的变迁史。从早期的“三来一补”,到金融保险业首家引入外资,再到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并为中国引入外资注入新内涵。纵观经由前海入华的外资,万汇资本积极布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晶浩重点挖掘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嘉道谷则聚焦于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环保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创新科技。
多家外资企业在采访中向记者透露,前海在跨境金融、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前沿布局,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正重点跟进、挖掘一批有标志性的项目,包括英国碧辟小桔、芬兰通力电梯、美国华纳兄弟、抖音供应链等,力争早日落地。
今年3月,深圳宣布将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扩大开放,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由此,以高水平开放对接中国高质量发展,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有了更持续的支点。
与传统的“成本洼地”模式不同,前海正在打造一个更高级的服务生态——这里不是简单的税收减免,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基础设施”。在税收领域,前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前海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超15%的部分给予补贴。
就在3月,由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率队的前海代表团分赴西班牙巴塞罗那、马德里和瑞士苏黎世,密集拜访当地政企商代表、参观创新基地和国际展会,出海“双招双引”步履不停、力度不减。据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前海将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财税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将达200亿元以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