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行业2024年业绩承压,发力国际化与科技创新
AI导读:
截至4月1日,CXO板块29家上市企业中,18家已发布财报数据,6家企业营收净利双降。行业面临业绩挑战,但国际化业务和科技创新成为破局关键。长期来看,CXO总量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A股上市药企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21世纪经济报道据Wind初步统计,截至4月1日,医疗外包(下称“CXO”)板块29家上市企业中,已有18家发布财报数据。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博腾股份、数字人、凯莱英在内的6家企业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CXO行业面临业绩挑战。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有7家企业营业收入下滑,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等,降幅在2.73%-25.82%区间;11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南模生物、数字人、博腾股份降幅甚至超过130%。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反映到二级市场上,Wind数据显示,2024年内,CXO板块中有26家企业股价处于下跌状态,其中,美迪西跌幅最大,达55.88%。此外,凯莱英、药康生物、博腾股份、九州药业在内的15家企业,股价跌幅超20%。同期,仅有泰格医药、数字人、益诺思三家企业的股价呈上涨趋势,涨幅分别为0.54%、1.42%、31.57%。
申万宏源日前发布研报指出,过去几年,受到国际环境和一级融资额的扰动,CXO行业整体下行,估值已充分体现悲观预期,股价调整基本结束,等待价值逐步回归。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2022年以来,我国CXO行业竞争加剧,叠加药物研发周期延长、监管要求日益严格等影响,当前部分企业业绩面临挑战。但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逐渐企稳,医疗外包服务需求复苏,同时,药企出海需求增加,AI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现有服务模式的革新。长期来看,CXO的总量需求将持续增长。
对于业绩承压的本土CXO行业,将如何破局?
业绩承压
医疗外包需求源自于医药研发管线的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趋势,沙利文预测,2030年,中国的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将达到4823亿元。
不过,目前各家CXO企业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挑战不小。2024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392.4亿元,同比下降2.73%;归母净利润94.50亿元,同比下降1.63%。泰格医药主营业务收入64.74亿元,同比下降11.18%;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79.99%。
竞争加剧传导至订单价格的下降,或是CXO企业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美迪西也曾在监管问询函中列举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各业务的客单价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
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产业周期的逐渐好转、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行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等,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在2024年迎来了筑底企稳的关键时刻,行业投融资金额也出现了企稳的趋势。
发力国际化市场
受益于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增加及外包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影响,全球CDMO行业处于持续放量发展的趋势。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
国际化业务也成为本土CXO企业发力的方向。2024年,康龙化成实现营业收入122.76亿元,同比增长6.39%;归母净利润17.93亿元,同比增长12.01%。海外客户访问量达到历史最高峰,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 20%。
同样,博腾股份虽然营业收入下滑,但剔除重大订单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约14%,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凯莱英也在年报中表示,2024 年是公司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年。
对于本土企业而言,加快全球化布局至关重要。
科技创新、合规能力成关键
2024年对CXO行业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不过随着生成式 AI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也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AI技术在制药中可以应用的领域基本涵盖了药物发现、开发和临床的全流程。目前行业里应用较多的场景还是在药物研发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CXO企业已通过战略性收购、合作等方式加强AI技术应用。国内CXO企业也展现出迅速的发展势头。康龙化成积极推进AI技术和数据赋能,泰格医药也提及AI技术的应用。
博腾股份指出,在全球合规监管升级的大背景下,CDMO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以满足合规要求。合规能力正在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核心议价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