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日股市震荡,医药赛道领涨。四川成都“中国环流三号”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进入新阶段。银河证券等券商指出,2025年将是国内核聚变项目招标大年,产业进展提速,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4月1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午后翻绿,场内超3800股飘红。股市热点中,医药赛道大涨,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等领涨,贵金属板块则表现不佳。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3800只,涨停股超60只。

日前,位于四川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进展,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进入新阶段。银河证券指出,2025年是国内核聚变项目招标大年,产业进展提速;中信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行业近期将迎密集催化,长期发展空间广阔;中邮证券看好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此外,天风证券表示,可控核聚变是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银河证券:2025年是国内核聚变招标大年,产业进展提速

2024年末,中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和聚变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大幅增加,多行业资本积极布局。国内标志性项目BEST在2025年的招标陆续发布,预示着2025年将是国内核聚变项目招标大年。

中信证券:可控核聚变行业近期将迎密集催化,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基于四条逻辑强烈推荐现阶段可控核聚变行业投资机会:1、行业政策信号明确,或有潜在顶层设计或支持资金;2、行业具备强烈认知差和预期差,大量订单将进入集中兑现期;3、核聚变为AI衍生概念,后续外部催化明显;4、核电行业业绩增速明确、估值合理,未来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共振。

天风证券:可控核聚变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技术、产业、资本全面提速

可控核聚变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战略价值,已驱动技术、产业、资本全面提速。建议关注核心受益的供应商。

中邮证券:看好可控核聚变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商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聚变研究迎来新可能性。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预计2035年前完成聚变发电并网。上市公司多以某一环节产品设备供应或技术储备方式参与产业链。

中泰证券:2031—2035年有望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全球投资增加

2024年全球聚变投资71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增加9亿美元,公共资金投入占比60%。预计2031—2035年可实现可控核聚变向电网第一次供电。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