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A股市场迎来玉龙股份与中航产融两家百亿市值公司的主动退市,引发广泛讨论。2024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超50家,创历史新高。随着证监会《退市意见》深化落地,A股市场正形成“进退有序”生态。主动退市成为企业摆脱困境、保护股东权益的新选择,退市机制“双轨制”加速演进。

近期,A股市场迎来玉龙股份与中航产融两家百亿市值公司的主动退市,这一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多元化退市路径的广泛讨论。这两起退市事件不仅反映了企业在面对经营困境时的战略抉择,更折射出A股市场退市机制正加速向强制退市与主动退市并行的“双轨制”演进。主动退市成为企业摆脱困境、保护股东权益的新选择。

据初步统计,2024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超过50家,创历史新高,但主动退市公司较为少见。随着证监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的深化落地,A股市场正逐步形成“进退有序”的良性生态。主动退市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主动退市再添新案例

3月28日晚,中航产融发布公告称,拟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并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面对经营不确定性,中航产融选择通过主动退市来集中力量缓释风险,最大程度保护股东权益。此外,玉龙股份也因经营状况不佳选择主动退市,为中小股东提供明确的退出渠道。

两家公司的主动退市案例,体现了从“保壳续命”到“价值导向”的转变,打破了A股市场长期存在的“只进不出”僵局。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企业估值向理性回归,还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减少“壳资源”炒作,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主动退市也为企业提供了战略转型的契机。通过主动退市,企业可以摆脱资本市场短期业绩考核的压力,将更多精力投入核心业务的深耕与长期战略规划的实施中。随着制度完善与案例积累,主动退市有望成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手段。

退市机制“双轨制”加速演进

A股市场退市机制正从单一强制退市向“强制+主动”双轨制加速演进。强制退市聚焦财务造假、持续亏损等“红线问题”,而主动退市则更多体现企业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主动退市逐渐成为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的重要选择。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随着现金选择权、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企业将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更加理性地选择是否继续留在资本市场。主动退市有望成为促进资本市场有进有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