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质疑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业界观点分歧加剧
AI导读: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质疑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引发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等业界人士反驳。具身智能作为新兴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仍有部分投资者和创业者对其未来持乐观态度。
近日,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在采访中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对近期火热的具身智能项目表达了冷静态度,指出其商业化路径不明确,甚至质疑这些项目的实际客户需求。朱啸虎表示,金沙江创投过去几年投资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他认为这些项目的CEO所描述的客户大多是想象中的,现实中谁会花高价购买机器人从事这些工作仍是个未知数。
对于宇树科技等备受瞩目的企业,朱啸虎认为尽管它们有可能在科创板表现出色,但金沙江创投更倾向于投资基本面稳健的项目。这番言论随即引发了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的反驳,他认为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一定能出现大公司。
金沙江创投曾投资多家机器人企业,包括非夕机器人、瑆爝机器人等。其中,星海图发布公告称,金沙江创投已于近期顺利完成股权投资退出。这一消息进一步加剧了业界对具身智能项目商业化路径的讨论。
与此同时,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也在朋友圈回怼朱啸虎的言论,认为他更适合投资快餐式项目,而AI和人形机器人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两方各执一词,关于“具身智能是否又是一场资本狂欢下的泡沫”的争议愈演愈烈。
具身智能作为新兴领域,其热潮始于2023年,以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为推动力。然而,尽管业界对其寄予厚望,认为具身智能将成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其商业化路径仍不明确。朱啸虎指出,具身智能赛道虽有高度共识,但缺乏具体的商业化路径,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当前市场需求有限,估值却迅速上涨。
此外,具身智能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硬件不成熟、成本高、具身数据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具身智能进入更多场景落地应用。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投资者和创业者对具身智能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尽管通往AGI的路还很遥远,但在具体场景的应用上,具身智能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取得突破。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赛道,业界的观点自然出现了分歧。反对者认为具身智能急需“挤泡沫”,而支持者则看好其长远未来。有机构投资人表示,如果具身智能市场未来能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大,那头部企业的估值也将比肩现在的蔚小理。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一场值得一试的赌局。
观点交织下,具身智能的产业化之路刚刚起步。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一两年内,关于具身智能商业化的疑问或许就能得到初步回答。投资者和创业者们都在期待着具身智能能够在更多场景下实现突破,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