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9日晚,安徽高速发生小米SU7车祸事故,导致3人遇难。事故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安全的关注。智驾系统响应时间、车辆燃烧原因及车门锁死问题成为焦点。小米表示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3月29日晚间,安徽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小米SU7车祸事故,导致3人不幸遇难。该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月1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燃烧事故中的未解之谜,映射出造车新势力面临的一些共同难题。

4月1日晚间,小米创始人雷军通过微博发声,对事故中遇难的年轻女孩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人致以诚挚慰问。雷军承诺,小米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遇难者家属对小米的公开声明表示不满,认为声明未能解答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自燃原因及智能驾驶切换时间过短等问题。小米汽车官方随后回应了六大问题,包括为何不联系家属、起火原因、车辆位置及车门状态等,并强调尚未接触事故车辆。

此次事故成为小米汽车发布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智驾系统响应时间及车辆燃烧原因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朱西产教授指出,根据小米公布的信息,智驾系统在事故发生前已发出风险提示,但驾驶员在短时间内未能做出充分反应。他认为,警报不够及时,反应时间不充分,且智驾系统应在驾驶员分心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关于车辆燃烧,朱西产表示,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电池在受到挤压或穿刺时可能发生短路,导致起火。他坦言,这是目前所有锂电池都存在的问题。

小米汽车官方表示,基于目前已知情况,事故车起火并非自燃,而是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他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无法进行进一步分析。

此外,事故后车门是否锁死也成为关注焦点。朱西产分析称,车门解锁失败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气囊未点火、电路中断等。他强调,目前未有强制性标准要求车门解锁,因此即便碰撞后车门未解锁,也无法追究车企责任。

此次事故对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表现造成一定影响。小米集团股价在事故后下跌,市值蒸发超过500亿港元。尽管如此,小米汽车在第一季度的销量仍然表现出色,显示出市场对小米汽车的认可。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故暴露出智能驾驶和电动汽车技术安全方面的挑战。未来,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