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透过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数据,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竞争新格局逐渐清晰,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两超地位稳固,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组成两强。文章详细分析了各券商国际业务发展战略、财务数据及未来规划。

透过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数据,头部券商国际化业务竞争新格局逐渐清晰。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作为“两超”,国际业务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均突破了150亿元大关,且2024年营收增速势均力敌;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则构成了“两强”,与其他券商拉开了显著差距。

从国际业务战略布局来看,华泰证券与中信证券均持续向全业务链体系迈进,这无疑是两家券商国际化业务发展到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中金国际继续在中资企业海外融资市场保持影响力,而国泰君安国际业务对营收的贡献占比相对较低,目前正着力推进跨境一体化管理。

券商出海:两超两强格局显现

通常,证券公司会通过一个全资控股的子公司作为国际业务的运营平台,并通过其下设的多个海外实体开展境外业务。基于此,券商中国记者整理了多家券商国际业务子公司2024年的财务数据,以横向对比各家券商国际业务板块的体量。

数据来源:上市券商年报(汇率参考:1美元=7.26元人民币,1港元=0.93元人民币)

从营收角度看,2024年,华泰国际和中信证券国际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86.59亿元和164.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61%和41.20%,在数值和增速上均位居行业前列。

紧随其后的是中金国际和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期内营收分别为99.97亿元和72.86亿元,但同比增幅出现明显分化: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同比增长46.13%,中金国际却同比减少8.04%。

此外,银河国际控股和招证国际2024年营收数据也均实现同比上涨,分别实现营收21.73亿元和11.15亿元。

从净利润角度看,2024年华泰国际共实现净利润66.63亿元,同比大增258.52%,几乎是中信证券国际的两倍,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华泰国际出售了子公司AssetMark股权。

中信证券国际、国泰君安金融控股、招证国际的净利润则分别为38.51亿元、13.23亿元和4.25亿元,同比增幅均在110%左右,增长较为一致。但对比营收增速,基数较小的招证国际2024年盈利增长弹性更大。

银河国际控股净利润为3.28亿元,同比增长32.26%;中金国际净利润为26.57亿元,同比减少21.12%,显示出2024年两家券商的国际业务盈利改善相对滞后。

华泰证券:综合能力提升,出售子公司推高国际业务收入

年报显示,2024年,华泰证券国际业务收入为143.4亿元,同比增加80.93%,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21.67%提升至34.58%。华泰证券提醒,这除了受华泰金控(香港)收入同比增加影响外,还与出售子公司有关。

2024年,华泰证券售出所持美国控股子公司AssetMark的全部股权,交易对价折合人民币127.55亿元。AssetMark曾是华泰证券国际业务的主要支柱之一,此次清仓股权虽带来单年盈利大增,但后续业绩或受影响。

华泰证券已形成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多地联动发展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并积极向日本等成熟市场、东南亚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延伸,构建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周易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交易能力、清结算能力、风控能力等基础能力的全球化部署。

2024年华泰证券国际业务业绩稳居中国香港中资券商头部,港股IPO保荐项目数量位居市场第三。自主研发的全球交易平台正式投产,并取得日本东京交易所颁发的东京专业债券市场承销资格,以及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有限承销会员资格,成为首家获批越南证券市场直接交易资格的中资券商。

中信证券:国际业务创历史最佳,65亿增资国际子公司

2024年,中信证券国际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提到,过去一年,公司全面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国际化发展加速推进,国际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17.2%。在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市场持续加大投入,中国香港以外地区的机构经纪、投行等业务取得明显增长,全球化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

2024年中信证券还完成对中信证券国际9.16亿美元(约人民币65.32亿元)增资,使其年末总资产规模达506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6%;净资产31.4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1%,资本实力大大增强。中信证券国际董事长李春波在业绩发布会上称,这笔增资缓解了中信证券国际的资金流动压力,为业务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报显示,2024年中信证券投行国际业务发展迅猛,共完成港股股权承销27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中资离岸债承销50亿美元,市占率4.2%,位列市场第一;涉及中企全球并购项目72单,交易规模300亿美元,位列市场第二。同时,中信证券2024年汇兑净收益34亿元,为公司上市来最高值。

中信证券后续将着力打造全品种、全业务线、全牌照的境外业务体系,加强跨境、跨业务线协同合作,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投融资渠道,向“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及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首选投行”目标迈进。

中金公司:境外业务收入下滑,投行融资优势仍在

中金公司通过中金国际开展境外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金国际总资产为人民币1799.8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比例为26.68%。但与此同时,2024年中金国际的营收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

这主要是由于其境外投资收益减少。中金国际机构客户占比较高,股票业务板块的场外衍生品规模随客户交易需求减少而动态收缩,对境外营收造成阶段性压力。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表示,2024年中金公司的国际网络布局不断完善,越南代表处正式开业,阿联酋分公司加快推进设立。中金公司在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中资企业全球IPO融资、中资券商中资企业境外债承销方面均排名第一,投行完成近400单海外及跨境项目。

中金公司建立了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越南、迪拜等地的国际网络,积极布局互联互通机制全枢纽交易所,支持全球股票市场交易。

国泰君安:投行跨境合作成效显著

2024年,国泰君安国际业务营收为29.09亿元,同比增长34.49%,对营收贡献度为6.7%。期内其国际业务完善顶层架构设计,加强跨境一体化管理。

2024年,国泰君安财富管理业务挖掘本地客群跨境需求,完善产品布局,首批入选跨境理财通试点券商;投行业务跨境一体化合作效应显现;跨境衍生品业务丰富产品品类,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海外布局取得积极进展。

数据显示,2024年国泰君安国际业务板块中,客户资产期末托管金额增长16.7%,资产管理期末规模增长178%,投行业务承销债券规模同比增长85.2%,跨境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同比增长35.5%。

中国银河:亚洲地区网络最广的中资券商

2024年,中国银河国际业务营业收入为21.73亿元,占总营收的6.12%。通过联昌并购项目,中国银河将国际业务网络延伸至东南亚市场,成为亚洲地区网络最广的中资券商。

2024年,银河国际控股持续加强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东盟等地联动,积极抢抓跨境业务机遇。财富管理方面,获得首批跨境理财通2.0券商试点资格;投行方面,完成多个港股IPO项目和境外债项目;资管方面,打造全品类境外资产管理产品矩阵。

招商证券:境外交易佣金收入大幅增长

招证国际持续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积极拓展多市场、多品种创收能力,抓住机遇开展跨境理财业务,机构交易业务拓展至多个国家,美股及债券的佣金收入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