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公司冲刺港股,海外市场成关键战场
AI导读:
机器人行业热潮推动多家公司冲刺港股市场,优必选、越疆、极智嘉科技和云迹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先者备受明星投资者青睐,但亏损问题依旧严峻。海外市场成为这些公司拓展业务的关键方向,但盈亏平衡点何时到来仍是未知数。
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多家公司冲刺资本市场的热潮。继优必选(HK09880)和越疆(HK02432)成功登陆港股后,极智嘉科技和云迹科技也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作为各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这些公司备受明星投资者的青睐,但何时能实现盈利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四家拟赴港上市的机器人公司均依赖高额的销售和研发支出推动快速发展。其中,专注于仓储机器人的极智嘉科技明确表示,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成为这些公司拓展业务的重要方向。然而,海外市场虽有利好因素,但也需结合产品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考量。
明星机构加持,四家细分领域领先机器人公司冲刺资本市场
上述四家机器人公司均已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并获得资本的认可。
优必选成立于2012年,于2023年底在港交所上市。作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优必选主要聚焦工业应用场景,推出WalkerS和WalkerS1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
越疆被誉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于2024年12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按2023年出货量计,越疆在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在中国排名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为13.0%。
成立于2015年的极智嘉科技,是一家仓储机器人公司,于去年12月16日递表港交所。极智嘉科技的机器人柔性分拣解决方案在自动化、效率、灵活性和投资回报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于今年3月21日递表港交所。云迹科技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之一,如今已成为领先的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企业。在2024年机器人智能体市场中,云迹科技的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及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这些细分领域领先者吸引了众多明星投资者的关注。
上市前,腾讯控股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持有优必选6.31%的股份,是优必选最大的机构股东。越疆在上市前,深创投、中车创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分别持股。云迹科技由林芝腾讯、联想基金、阿里巴巴旗下公司分别持股;而极智嘉科技也已获得华平投资、CPE源峰、纪源资本、蚂蚁集团等一众明星机构投资。
收入增长迅速,但仍未摆脱亏损困境
尽管这些公司已踏入或即将踏入资本市场,但一个现实问题是,赴港上市的机器人公司仍深陷亏损泥潭。
根据招股书,优必选在2020年至2024年各年度的收入持续增长,但亏损额度也在不断扩大。越疆、云迹科技和极智嘉科技同样面临收入增长未能明显收窄亏损额的困境。
具体到亏损原因,记者注意到,除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外,销售开支同样是侵蚀利润的重要因素。这些公司的销售开支普遍高于研发投入,且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较高。
盈亏平衡点何时到来?
近期,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关于“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言论引发行业热议。他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路径尚不清晰。
机器人公司商业化落地的问题备受关注。事实上,从高额的销售开支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希望通过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来摆脱亏损。但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仍有待观察。
一位机器人行业内人士表示,技术与商业化落地均重要,但当下应回归商业本质。目前大部分机器人公司仍在寻求场景落地,谈盈亏平衡还为时过早。但也有个别企业在工业界找到了好的应用场景,有望在未来3至5年实现商业突破。
海外市场成关键战场
海外市场成为多家赴港上市机器人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方向。
招股书显示,优必选、越疆和极智嘉科技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逐年提升。海外市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原创性技术,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市场虽有利好,但人形机器人等特定领域在海外市场的应用场景有限,出口仍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考量。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