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以来,A股公司加速涌向H股上市,已有14家公司递交申请,25家筹划上市,包括宁德时代等千亿市值龙头。港股融资市场显著回暖,2025年首季新股数量和融资额大幅增加。港股市场优化审批流程,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4月3日晚间,上交所上市的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已向中国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2025年以来,这已是第14家宣布向港交所递表的A股公司,若算上正在筹划H股上市的,则多达25家,其中不乏千亿市值龙头。自香港联交所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并为合资格A股公司提供“快速审批”通道后,A股公司正加速涌向H股。特别是在全球聚焦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背景下,国内科技创新、出海优势、明星头部企业正加速港股上市步伐,有望在国际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目光。

A股公司竞相递表

截至4月3日,2025年已有14家A股公司表示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若算上正在筹划H股上市但尚未递表的,则多达25家,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8家市值过千亿的A股明星企业。在2024年,全年仅有7家A股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表。

从企业规模来看,目前筹划赴港的A股企业市值不小,其中不少是行业龙头。截至4月3日收盘,上述25家A股公司中,宁德时代市值最高,为10704亿元;其次是恒瑞医药、海天味业、赛力斯,市值分别为3256亿元、2261亿元和2035亿元;三一重工、东鹏饮料、蓝思科技等5家市值也在千亿之上;其余15家中,仅有3家市值不足百亿元。

若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企业中先进制造、科创产业相关公司数量占比颇多。25家公司中,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行业分别有6家、4家、3家,通信、汽车行业各2家,以及计算机、机械设备行业各1家,加起来占比76%,其中不乏纳芯微、广和通等科技牛股。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魏伟表示,在中美科技博弈升级与国内利好政策共振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场有望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的融资枢纽与投资价值高地。年初以来,科技创新热潮推动港股领涨全球,港股IPO回暖,港股再融资规模也因比亚迪、小米加大研发投资和加速业务扩张而出现明显增长。在此背景下,需重视港股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可能给二级市场带来的投资机遇。

政策优化保驾护航

2024年12月,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千亿市值龙头在内,共有9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H股上市,其中的大多数目前已完成向香港联交所递表。这一热潮的背后,是中国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在2024年10月联合宣布的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其中特别提及,对于合资格A股公司,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估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完成。

3月31日,中国证监会也召开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全体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议强调,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是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股融资突飞猛进

4月2日,德勤中国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首季,中国香港录得15只新股上市融资182亿港元,相对2024年首季的12只新股上市融资47亿港元,新股数量上升25%,融资额增加287%。其中的大部分融资都来自内地企业,包括两家茶饮企业蜜雪集团、古茗,两家金属相关企业赤峰黄金、南山业国际,一家银行宜宾银行,和一家玩具制造商布鲁可。

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随着美国降息以及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港股交投活跃度大幅提升,市场流动性改善推动港股IPO及再融资大幅回暖。德勤预测,2025年港股市场将有约80只新股上市,融资约1300亿至1500亿港元。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