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周期同步提前,核心资产配置窗口或重合
AI导读:
中美经济周期同步时间点可能提前,市场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关税政策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中国政策发力时点或提前,核心资产配置性机会窗口随之提前。短期内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方向,长期看好全球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
关税进展依旧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已加速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中美经济周期同步的时间点可能会提前。短期内,特朗普采取极限施压策略以换取更大利益,我们应持续关注各国协商进展及行业豁免情况。在此期间,预计市场风险偏好将降低,市场波动会加剧,但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中期来看,关税政策将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滞胀风险,同时制约美联储的对冲政策,市场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中国政策发力时点可能提前,中美周期同频时点可能提前,核心资产的配置性机会窗口也将随之提前,甚至可能与此次外部冲击落地带来的交易性机会重合。从政策经济周期、相对盈利优势、长线资金定价和市场生态变化四个维度来看,核心资产将迎来新周期,GARP策略预计将明显跑赢。
配置上,短期内建议聚焦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四大方向,长期来看,建议关注全球各国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的趋势。特别是在关税扰动和科技“卡脖子”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确定性的硬科技板块或成为短期资金避风港。
市场动荡不安
但全球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
1)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战略明显,后续各国协商进展和行业豁免情况可能会有变数。我们认为,当前的关税政策更多是美方的谈判技巧,旨在通过极限施压和群体博弈来换取其他贸易出口国的退让。预计后续不少国家实际加征的关税将有所降低,并且不少行业和企业会被豁免,但整体趋势难以逆转。
2)中国坚决的关税反制将推动部分高端制造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国产替代。从2024年重点自美进口品类来看,光学镜头、医疗设备、航天器、血制品等领域对美依存度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国产替代或从他国进口。而矿物燃料、机械器具、电机、电气等高端制造品类,则可通过国产升级或他国进口来规避影响。
3)市场投资者短期内将降低风险偏好,但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框架内。此次关税政策后,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从市场韧性角度看,A股表现好于港股和美股中概股。短期内,市场难以进行利空出尽的定价,也不能放大恐慌下跌的合理性。由于关税仍存在变数,经济衰退也不会立即发生,因此全球投资者的交易框架仍以衰退预期交易为主。
美国衰退交易升温
中美周期同步时点或提前
1)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关税政策发布前,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已明显转弱。超预期的关税政策加剧了市场对于美国可能发生“类滞胀”的担忧。而反复的通胀都是制约美联储降息的核心阻碍。我们认为,企业EPS的下行是衰退预期转向真实衰退交易的关键印证。
2)中美经济周期同步的时点可能提前。全球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等外部风险,将加速中美政策周期的同步。有望在今年年中迎来中国新一轮总量型刺激政策。从美国角度看,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降至低点,如果叠加滞胀乃至衰退压力快速加大,美国经济刺激与外交缓和的政策时点也可能提前。
3)随着中美周期同步时点可能提前,我们之前预计的年中配置性机会窗口也可能随之提前,甚至与此次外部冲击落地带来的交易性机会重合。我们建议更加左侧地聚焦核心资产,随着更多核心资产解除估值压制并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更早地迎来风格切换。
核心资产将更具吸引力
GARP策略预计表现突出
中美政策周期同步后,中国的新一轮内需刺激或打开宏观向上的弹性空间,这种宏观环境更有利于核心资产。从相对盈利优势来看,A股和港股的核心资产组合已经提前出现拐点,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从长线资金定价看,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优质公司的追捧有利于重塑核心资产的估值体系。从市场生态变化看,公募基金改革举措有望实现公募基金从“赛马模式”转向“长钱长投”,公募持仓风格将倾向对绩优、具备成长潜力的公司进行长期配置。兼具价值安全边际与增长高确定性的GARP风格或将迎来系统性重估机遇。
配置上,短期看好自主可控
长期看好制造业领先
1)短期内,我们建议关注具有定价能力、不惧地缘扰动的自主可控公司。在关税扰动和科技“卡脖子”背景下,硬科技板块或成为短期资金避风港。建议关注AI、精密光学、核电设备、医疗器械、工业软件、特种新材料等领域。
2)短期的其他配置选择包括军工、内需、红利领域。长期来看,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特别是中国制造产能有望受益于全球的“安全优先”战略,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出海也是大势所趋。
风险因素
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可能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可能超预期收紧;国际地区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我国房地产库存消化可能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