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政策助力显著
AI导读: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高质量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新“国九条”发布近一年,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均稳步迈进。政策推动下,上市公司财务指标韧性增强,创新驱动突围,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本报记者毛艺融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高质量发展是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基石,也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基本盘”,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2024年4月12日,《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正式发布。新“国九条”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投融资结构趋于合理,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
近一年来,新“国九条”政策效应显现,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4月3日,沪深北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415家,总市值87.14万亿元。
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吴开达预测,随着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完善,IPO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多方面制度将进一步健全,ESG评价或将得到更多上市公司的重视,同时,海外收入多元化发展将增强抗风险能力。
政策助力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展现韧性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一直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上交所先后推出两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监管,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多家上市公司和机构积极响应,致力于提升公司投资价值,保障投资者权益。
然而,高质量发展仍需巩固。数据显示,沪市主板与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存在差异,但整体呈现稳定趋势。
目前,第三轮质量提升行动已启动。上交所表示,将与市场各方共同努力,力争在三年内进一步扩大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
吴开达认为,随着“科创十六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为培育全球竞争力上市公司奠定基础。
创新驱动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上市公司质量的稳步提升不仅体现在财务指标上,还反映在治理能力、研发强度、主营业务结构、出海规模等多个维度。
公司治理方面,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再创新高,达到64.87。
研发强度方面,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持续增长,2023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15593亿元,占营收比重大幅提升。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1%。
产业结构方面,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9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过四成。
海外收入方面,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0.98%,A股上市公司出海步伐加速,全球化布局和产业竞争模式升级。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燕翔指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稳步提升将为资本市场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上市公司提升质量的关键,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吴开达认为,2025年“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主线日益清晰,上市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推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双提升。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外部环境动荡下,资本市场韧性凸显。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及估值均实现明显提升。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