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助力民营科技企业
AI导读: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在北京召开专题座谈会,与不同领域民营科技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强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谢若琳
近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网络经济等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深入交流,倾听他们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共谋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助力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A股市场中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中约八成公司也是民企。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召开或参与座谈会,聚焦解决民企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畅通诉求渠道,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本次座谈会特别关注“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与“民营科技企业”两大主题。吴清强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既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为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一环。证监会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旨在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助力民营科技企业成长。
政策迅速落地,成效显著。中国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得以稳妥恢复。随后,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标志着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正式重启。
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核心在于服务实体经济,营造支持创新的良好生态。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共生共荣: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企业的壮大又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活力与吸引力。
站在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起点,资本市场应持续加力支持科技创新。一是创造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资环境,吸引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二是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稳定性;三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服务,为不同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的深化,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