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A股市场发行节奏放缓,IPO融资家数及金额大幅下降,券商投行收入普遍下滑。龙头券商占据投行营收榜前排,但收入也大幅下降。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主要由承销、保荐和财务顾问三项构成,承销和保荐业务收入降幅较大。在项目储备方面,券商之间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并购重组需求上升,为券商投行业务转型提供机遇。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随着年报数据的陆续披露,2024年券商投行“座次”也基本清晰。在A股市场发行节奏持续放缓的大环境下,IPO融资家数及金额均大幅下降。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去年全年,A股共100家公司首发上市,融资总额673.53亿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下降约68%和81%。

中证协日前披露的券商经营数据显示,2024年投行业务仍处于阶段性调整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296.38亿元,同比下降38.26%;财务顾问业务收入53.93亿元,同比下降14.21%。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有数据可查的21家上市券商去年合计投行收入同比下降28.99%,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28.41%。龙头券商在投行营收榜上依然占据前排,中信证券(600030.SH)、中金公司(601995.SH)和国泰君安(601211.SH)占据前三甲,中信建投(601066.SH)和华泰证券(601688.SH)紧随其后。

但即便是这些龙头券商,在2024年的投行业务也遭遇重创,收入大幅下降。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中金公司的投行收入均集体下滑,其中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的收入降幅超过三成。中小券商的日子更加艰难,数十家中小券商首发收入挂零。

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主要由承销、保荐和财务顾问三项构成。在有可比数据的21家上市券商中,三项收入在2024年均同比下滑的券商达到11家,占比超过一半。承销业务收入长期以来都是投行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2024年,承销收入普遍下降,保荐业务收入降幅更大,成为拖累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项目储备来看,截至2025年4月6日,81家券商共有IPO排队项目229家。不过,券商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中小券商的项目储备较少,部分券商甚至为0。

在当前严监管形势下,投行项目从储备到实现收入通常需一至两年,企业与机构对项目上会持谨慎态度。同时,国内外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投行纷纷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如挖掘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项目的市场机会。

在项目撤否率方面,Choice金融终端显示,首发收入前十位的券商中,民生证券、中金公司撤否率较高,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华泰联合撤否率均超50%。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撤否率相对较低,为38.60%。中山证券、西南证券(600369.SH)等多家券商撤否率为100%,而中国银河、东莞证券等多家券商撤否率为0。

近年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等影响,IPO企业难免会出现业绩波动。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投行经历多轮周期波动,在市场低谷期,需加强储备、夯实基础。新一轮的投行“寒冬”正在延续,对券商的战略布局和投行人的职业定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对于投行收入的未来增量,业内分析认为,在并购重组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迎来了转型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券商实现财务顾问收入31亿元,同比下降0.2%,但占投行收入的1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指出,在政策引导下,并购重组需求有望得到激发,这将为券商投行业务的转型提供重要机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