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解析了对等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尾部风险,以及其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通过回顾历史经验,分析了美元、美债、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并探讨了中国权益资产和国内债券市场的走势。

  01

  对等关税给全球经济带来尾部风险,风险资产遭遇“噩梦”——全球贸易局势动荡

  对等关税升级之所以成为全球风险资产的“噩梦”,其核心逻辑在于它通过“贸易成本螺旋上升→供应链断裂→企业盈利恶化→货币政策两难→市场信心崩塌”的传导链条,系统性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从市场的表现看:1)全球风险资产无一例外出现下跌;2)美元和债券类资产成为避险的首选。

  02

  关注对等关税演绎的路径,政策节奏决定了尾部风险发生的概率——政策节奏与全球风险

  美国的政策节奏,以及各国的应对方案,决定了尾部风险发生的概率。1、对于美国来说,关税与减税政策会带来再通胀,降低美联储的宽松预期;2、对于美国之外的国家来说,关税政策会带来贸易受损;3、关税执行的方案决定了全球经济受到的冲击程度和概率。目前市场仍处于“混沌期”,在关税演绎的路径中,似乎并没有哪一种路径是非常可靠的,在博弈加剧的当下,从“混沌期”走向“世界新秩序”,似乎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03

  对美国而言:短期冲击情绪、中期滞涨压力,长期影响信心——美国受影响路径

  关税的冲击对于美国影响的路径分为短、中、长期三个维度。短期直接冲击情绪,导致避险交易,甚至流动性冲击。中期加大经济滞胀压力,骤升的关税拖累经济增长,也会增加美国供给侧的通胀压力。长期影响对政策和全球秩序的信心。

  04

  对中国而言:在复杂的环境中,政策如何对冲是关键——中国政策应对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对华竞争形成了四大支柱,分别是:贸易关税、科技封锁、金融与投资限制,以及地缘政治的封锁。但对中国而言,一方面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加剧,不会马上就消失;另一方面政策面临技术突破和内需提振效果的双重考验。

  05

  以史为鉴:“关税1.0”并非一帆风顺,美元/美债是重要的避险资产——历史经验借鉴

  回望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时期的表现,全球市场经历了典型的“风险-避险”切换。一方面,关税的不确定性和对经济通胀的螺旋压力,成为风险资产的噩梦。另一方面,在“滞涨”预期的阶段,美元大幅升值,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2025年在“关税2.0”升级中,美元与美债或重演避险逻辑。

  06

  当下仍处于市场的“混沌期”,滞涨和衰退谁先到来?——全球经济展望

  当前全球市场正陷入一场危险竞速。从成本的角度出发,供应链重构成本将对通胀产生极大的压力。此外,关税的“需求杀伤链”或正在酝酿,若关税进一步升级,需求的“塌方”则是需要关注的未来。

  07

  美股:估值回归至中枢水平,但盈利下修是核心风险——美股市场走势

  当前美股估值已从高位回落至历史中枢水平。但盈利预期的快速下修正或将成为市场的核心风险。

  08

  美债:债务上限僵局未决前,“胀” 与“衰”或反复较量——美债市场表现

  上一轮贸易战期间美债的故事是在美国经济降温、美联储宽松预期打开的背景下,风险中性利率下台阶带动美债利率下行。本轮现实与2018年相比的“求同”可能在于,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方案或已使得市场交易一度超越“滞”来到“衰”。

  短期看美债市场或因关税拉扯下震荡波动。中期看,至少25Q2以前债务视角下的供给约束叙事或可阶段性掣肘再通胀叙事。若通胀先至,考虑到汇率韧性对冲损益相对可控;债务上限问题未解决前,若衰退先行,美国风险中性利率下滑或带动美债收益率下行。

  09

  黄金:全球处于“混沌期”,配置价值或依然显著——黄金配置价值

  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关税压力下,黄金在“混沌期”的配置价值依然显著。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央行增持黄金很大程度上成为进一步助推金价上涨的核心变量。

  10

  中国权益资产:估值低位的逆向思考,政策加码或是反转的催化剂——中国权益市场

  当前中国权益资产在经历过过去几年的下跌后,估值在全球具有一定的性价比。此外,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下,政策加码或是反转的催化剂。

  11

  国内债:汇率是收益率下行的掣肘,但最终经济走势会决定一切——国内债券市场

  2025年以来,资金利率的走高,推动国内债券出现了一波调整。但随着利率回归中枢水平,以及关税加码中避险情绪的升温,债券收益率再度回到低点附近。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11幅图解析对等关税下的大类资产配置逻辑与全球贸易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