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股市波动中寻机遇,中国股市抗跌性显现
AI导读:
4月8日,美国“对等关税”生效引发全球市场下跌,但亚太市场尤其中国股市前景被看好。分析师指出,亚洲货币表现强劲,政策制定者可能加大财政货币刺激力度。中国股市科技股带动止跌回升,外资机构看好A股市场。汇率方面,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收复7.4关口。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再次强调,“对等关税”将于9日生效,全球市场再度重启下跌模式。
虽然如此,接受一财记者采访的分析师普遍继续看好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股市前景仍被市场人士看好。这主要是基于亚洲货币相对于美元的强劲表现,尤其是日元,展现出防御性与避险特性。同时,亚洲各国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加大财政和货币刺激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一财记者表示,亚太市场的波动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其经济有更大程度的贸易导向性。但他强调,投资者应继续投资亚洲市场,该地区不仅在估值方面更具吸引力,且相对增长前景更佳。此外,中国面临高额关税,但由于其当前处于物价稳定环境,且财政空间充裕,为货币与财政刺激提供了充足余地。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师卢伯乐(Luca Paolini)同样表示,亚太市场中,中国和印度表现有望相对强劲。印度股市则受益于强劲内需和服务业主导的出口结构,展现出其韧性。
亚太股市前景依然被看好,尽管短期波动难免。
昨日短暂反弹后,今日亚太大多数主要股指再度下跌。但与此同时,救市、稳定措施也在持续推出。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跌幅均超3%,半导体股、金融股等大幅下挫。美元持续疲软背景下,日元对美元走高。
韩国KOSPI综合指数低开后跌幅扩大至1%,赛尔群、SK海力士等个股下跌。为了缓解特朗普关税冲击,韩国公布价值3万亿韩元的汽车行业紧急资金方案。
中国股市则展现出一定的抗跌性,科技股带动市场止跌回升。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相继转涨,科创50指数、北证50等表现强劲。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纷纷发布最新观点,看好A股市场的下行保护及配置机会。
汇率方面,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收复7.4关口,日内涨近300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中间价定为7.2038美元,为20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高盛报告指出,外汇稳定仍是中国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
此外,新西兰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符合市场预期。安本(Aberdeen Investments)亚太区股票副主管郎桑表示,他们目前正关注亚太股市的“底层捕捞”机会。
板块方面,公用事业和电信板块凭借防御属性及吸引力估值有望跑赢大盘。而科技板块尽管面临短期压力,但长期来看仍具潜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