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9日,美国再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累计高达104%。高额关税将直接动摇SHEIN、Temu等跨境电商企业生存的根基。SHEIN试图通过供应链转移规避关税,但相关部门已叫停该行动。企业开始调整业务模式,但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4月9日,美国再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累计高达104%的关税已于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生效。这一举措对跨境电商企业如SHEIN、Temu等造成了巨大冲击。

高额关税将直接动摇这些企业的生存根基。此前,它们凭借“小额豁免”政策,将价格低于亚马逊(AMZN)一半或更低的商品直接从中国工厂发往美国消费者手中,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然而,在本轮美国高举关税“大棒”后,这些企业的策略受到了严重挑战。

彭博社报道指出,相关部门已经叫停了SHEIN试图从其他国家采购订单、以实现供应链转移的行动。此举意味着SHEIN等企业在应对高额关税方面将更加困难。

早在本轮关税发难前的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已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并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虽然特朗普曾暂缓执行对小额包裹的征税计划,但随后又签署新行政令,恢复了关税豁免,直到美国海关系统准备就绪。然而,最终特朗普还是签署了行政命令,终止了SHEIN和Temu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通过小额豁免进口的货物数量超过13.6亿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SHEIN和拼多多(PDD)旗下Temu的包裹占了其中的30%以上。此次取消小额免税,对SHEIN等企业的冲击不言而喻。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SHEIN曾试图通过供应链转移来规避关税。然而,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的实施,这一策略已经失去意义。相关部门已与SHEIN等企业进行了沟通,叫停了供应链转移的行动。同时,各国也在收紧跨境贸易政策,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困境。

面对困境,SHEIN开始调整业务模式。从自营模式转为自营+平台模式,允许第三方卖家入驻。然而,这一转变也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成本。平台模式下,卖家承担了部分运营职责,导致供应链条变长、成本上升。此外,SHEIN还推出了半托管业务,要求商家在海外备货、物流履约。虽然这一业务能应对关税政策,但同样推动了运营成本的上升。

在关税战面前,SHEIN等企业的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虽然广州市商务局对SHEIN表示支持,但越南等国家的努力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美国则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企业的死活。SHEIN此前提出的“中美新定位”在关税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