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创投圈大佬朱啸虎质疑具身智能商业路径,引发行业争论。专家称泡沫是科技创新驱动力,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等领域或可发挥作用,中美在算力、算法上存在差距,但国内正在追赶。

  对于创投圈大佬朱啸虎的“退出具身智能”言论,多位行业内专家称带动了关于人形机器人发展状态的讨论,这是一件对行业有益的好事,泡沫也被视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4月10日,在商汤技术交流日举办的圆桌论坛上,人工智能企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谈及“近期最能代表具身智能进展的一件事”,认为今年以来,机器人行业的头部投资人开始公开质疑行业当下阶段,标志着一个转变。更多人开始将机器人视为实验或研发阶段产品,而这些质疑促使行业严肃思考商业路径。朱啸虎表示,具身智能热度高但商业路径不清晰,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并称“热度太高,肯定要经过泡沫期”,引发巨大争论。

  人形机器人企业银河通用的合伙人张直政赞同此观点,认为争议证明大家在严肃考虑行业前景,泡沫是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历史上,许多技术早期都被视为泡沫。科研人员应结合产业应用需求,将技术落实为服务工具,保持创新活力。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闫维新分享了对具身智能泡沫的看法,认为泡沫是偏离原本价值的现象,从业者需冷静思考,在智能制造、服务娱乐等领域,具身智能或可逐步发挥作用。他期待机器人能在危险场景中替代人类,3到5年内可见。此外,中美在算力、算法和样本上存在差距,但国内正在追赶,算法上已旗鼓相当。

  杨帆表示,正视不足才能进步,硬件缺点可通过软件弥补,如Deepseek通过适配优化实现震撼推理性价比。行业进步需上下游深入交流,相信中国科创行业将在全球竞争中展现强大竞争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