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多家外资机构集体看好中国市场前景,认为A股市场估值优势显著、政策储备充足、科技创新逻辑强化。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上行空间较大。外资机构关注科技、消费等板块,认为A股市场具有韧性。

  本报记者毛艺融

  近日,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前景,集体发声表达三大核心研判:估值优势显著、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科技创新逻辑强化。在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市场展现出明显韧性。

  针对A股市场,高盛最新研报预计,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分别隐含11%、15%的上行空间。摩根士丹利则建议,投资者逐步增加中国A股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的比例。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

  多家外资机构最新研报显示,看好中国市场前景。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指出,A股市场表现或将优于港股,因其对国内政策刺激更为敏感,且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小。

  海外资金仓位方面,付思表示,年初至今,全球主动型基金和海外对冲基金在AI行情驱动下小幅加仓,但整体仓位仍低,可卖出空间有限,下行风险较小。中长期看,全球配置型资金或回流A股市场。

  此外,外资机构认为A股估值较低,韧性较高。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沪深300指数和全部A股的静态市盈率分别较五年均值低0.7个标准差,股票风险溢价较长期均值高出1.7个标准差,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沪深300指数估值较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12%的折价,显示A股市场韧性。

  政策效应显著。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及经济数据向好,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外资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意愿回暖。

  德意志银行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斯蒂凡·霍普斯表示,A股ETF在刺激政策公布时资金流入显著,政府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及Deepseek的崛起,均引起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外资机构也关注到“稳股市”政策效果。付思称,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买入已稳定市场情绪,未来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中国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低,未来潜力大。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由内部因素驱动,成为境外投资者分散风险的优选。当前中国市场估值低,优质企业多,吸引力强。

  聚焦科技、消费等板块

  外资机构投资主线聚焦AI、消费、高股息等板块。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认为,中国处于科技转型背景,中长期看好科技股。

  付思建议关注受益于内需的消费板块(如服务互联网、医药)和高股息个股。高股息个股受海外投资者青睐,上市公司回购积极,防御配置需求增加。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郭鹏称,中国在科技创新、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银行业也具配置吸引力。高盛中国金融行业分析师杨硕表示,A股和港股银行股股息率4%至6%,对长期投资者具吸引力。若银行加大分红,股息率更吸引人,或触发估值重估。

  孟磊建议投资者在“价值”和“成长”间进行战术性再平衡,看好受益于国内政策利好的行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