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特朗普政府加征对等关税,高盛上调中国宏观政策加力预期,预计中国将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资本市场方面,高盛持续看好中国股票,特别是A股消费类及内需驱动型个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实习生张长荣北京报道

  特朗普政府加征对等关税,全球经济受累。高盛因此上调中国宏观政策加力预期,预计中国将加大降息力度,提升融资规模,并扩大赤字率以支持内需。

  在近日媒体交流会上,高盛分享了对中国政策调整的猜想。货币政策方面,高盛预计中国央行动作将更积极;财政政策也将更加宽松。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指出,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拖累已呈边际效应递减,且中美贸易结构差异显著,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短期内不可替代,而自美进口的大宗商品替代性较高。高盛研究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更强。

  资本市场方面,高盛持续看好中国股票,特别是A股,因政策敏感性和国内资金主导,表现或将优于港股。建议关注消费类及内需驱动型个股与板块。

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替代弹性高

  高盛最新研究预测,美国2025年四季度GDP增长将放缓至0.5%,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至45%,关税拖累全球经济的影响将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显现。

  针对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闪辉强调了两个关键特征:

  ① 关税拖累经济呈边际效应递减,关税提升至一定水平后,其实际影响将趋于稳定。

  ② 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替代弹性高,而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进口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

  具体而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等制造业产品,而贸易逆差则多为大宗商品。

  闪辉分析称,大宗商品替代性强,中国对其依赖度低;而制造业产品异质性大,替代难度大。

  高盛数据显示,约36%的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为高依赖度商品,而自美进口的高依赖度商品仅占10%。

  关注A股消费及内需驱动型个股

  高盛最新报告指出,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预计涨幅分别为11%和15%。A股策略性配置机会优于港股。

  “全球资金对美国股票持仓已达高位,对中国股票配置仍处低位。” 高盛分析师付思认为,这种配置差异为中长期资金回流中国股票创造机会。中美关系演变及美国科技股估值调整,或推动全球资金结构性调整。

  从资金流向看,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净头寸比例为8.7%,处于近五年中位数水平;全球配置主动型基金仓位仍在底部,下行风险有限。

  付思指出,中国AI产业链估值吸引海外资金增加配置。尽管市场波动,但未出现恐慌性抛售,资金流出有限。

  南下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成为重要支撑。

  未来资产配置方面,付思建议偏向消费类及内需驱动型个股与板块,如消费服务、互联网等。同时,关注医药板块,其有望受益于地方政府消费支出改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