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游冲刺IPO,卡牌玩具市场全球化加速
AI导读:
中国最大卡牌玩具商卡游有限公司正在冲刺IPO,近年来营收表现出色,并加快全球扩张步伐。卡游拥有多元化IP矩阵,打造线下赛事体系,实现IP商业价值最大化。同时,卡游也在尝试迈向国际化运营,面临国际竞争合作愈加复杂和多元。
中国目前最大的卡牌玩具商卡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游”),正在冲刺IPO。2024年1月26日,卡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4月14日,卡游再次更新招股书,时隔一年后二次交表。
成立于2011年的卡游,已成为中国广受认可的泛娱乐产品品牌之一。据灼识咨询,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计,卡游在泛娱乐产品行业及泛娱乐玩具行业中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13.3%和21.5%;在泛娱乐玩具集换式卡牌领域,卡游同样排名第一,市场份额高达71.1%。
在冲刺IPO的一年中,卡游在巩固大陆市场的同时,正加快全球扩张:2024年10月,卡游与日本圆谷公司合作发布奥特曼集换式卡牌UCG;12月,卡游在香港K11商场开设首家直营店。
伴随着中国文化产品的高速发展和出海,国产潮玩文化衍生品行业迎来全球扩张期,卡游带着IP、赛事、资本等资源,迎来大施拳脚的时机。
作为卡牌业龙头,卡游近年来营收表现出色。招股书数据显示,卡游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41.31亿元、26.62亿元、100.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16.2亿元、9.34亿元、44.66亿元,净利润率分别高达39.2%、35.1%、44.4%。
其中,“集换式卡牌业务”是卡游的核心盈利板块,2022年至2024年,卡游集换式卡牌收入分别占总收入95.1%、81.8%和81.5%。
卡游良好的财务表现,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谷子经济”息息相关。据艾瑞数据,二次元周边衍生市场从2016年的53亿增长到2023年的1024亿元,年复合增速52.66%。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消费品,卡牌具备收藏价值、社交价值,且消费门槛相对较低。按商品交易总额计,2024年中国集换式卡牌市场规模约为263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299亿元,是国内潮玩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在经济下行周期,卡牌等潮品增长持续上行,与人口老龄化、经济下行压力等无必然关系。
虽然身处优势赛道,但卡游也具备独有的竞争优势。从行业特性看,玩具行业的销售特征是渠道分散,遍布全国。截至2024年,卡游已在全国31个省份合作217位经销商,并开设32家旗舰店。
此外,卡游的技术实力强大,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终端上线,仅需20天至30天。公司拥有11个设计工作室、471名设计人才及超100名支持团队,并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广泛的IP布局,是卡游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关键。目前卡游拥有70个IP组成的多元化IP矩阵,包括奥特曼、叶罗丽、斗罗大陆等知名IP。
围绕TCG产品的竞技、社交属性,卡游打造了线下赛事体系,其主办的“英雄对决”赛事,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TCG竞技赛事之一。
卡游既满足了文化产品需要新内容持续供给的属性,也达到了实体玩具产品需要线下体验、互动促进销售的要求,在二者的有机融合中实现了IP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除了占据国内卡牌市场领先地位外,卡游也在尝试迈向国际化运营。2024年10月,卡游与圆谷公司联合创作并发行全新奥特曼集换式卡牌,支持四种语言版本同步首发,面向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发行。
全球TCG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美国、日本为前两大市场。相较于国内,海外消费者消费卡牌类产品的时间更久,人均支出和文化情绪消费支出都远高于国内市场。能否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检验卡牌厂商和IP成色的重要维度。
在积极寻求出海增量的同时,卡游也在不断吸纳与学习国外卡牌市场的优秀经验,计划投资于产品类别拓展的研发,创建新的增长引擎,加大自主IP开发及运营力度。
卡游正计划对生产设施扩建与升级、丰富IP矩阵和开发更多产品类别及系列,其面临的国际竞争合作也将愈加复杂和多元。
以卡游为代表的中国厂商想要在国际市场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既需要找到海外市场发力点,也需要良好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资本市场给予其肯定和支持。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