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举办央企市值管理培训,聚焦市值管理制度与实践。证监会、国资委专家解读政策,多家央企分享经验。培训旨在助力央企提升市值管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央企上市公司A股市值占比超三成,上交所将持续深化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赛男上海报道

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成功举办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聚焦市值管理制度与实践。

会上,证监会上市司、国资委产权局专家深入解读市值管理政策,多家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分享股权激励、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市值管理工具的运用经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船集团、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国投集团等近50家央企集团的资本运作负责人共百余人参会。

培训围绕市值管理制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展开,旨在助力央企集团提升市值管理水平。重点包括: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的深入讲解,国资委市值管理意见的解读,股权激励与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市值管理工具的创新应用,以及优秀市值管理实践案例的分享。

其中,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强调,央企集团应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依法合规运用多种市值管理工具。国资委《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则鼓励央企集团建章立制,统筹规范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培训还从实操层面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素和新时代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数字化趋势,推动央企上市公司创新投关模式。国家能源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分享了市值管理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央企提供了借鉴。

国资央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截至2025年4月18日,央企上市公司A股市值已达29.62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30.52%。近年来,上交所多措并举支持央企高质量发展,构建长效化机制。

本次培训是上交所面向央企系统的第三场市值管理培训活动,未来上交所将持续深化央企综合服务,创新投融资服务机制,提升央企上市公司质量,助力央企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