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汽车行业变革之路
AI导读:
2025年上海车展展现汽车行业巨变,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自主品牌市占率屡创新高,智能化成竞争核心。供应链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汽车产业秩序或将重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36万平方米的上海车展现场,依旧让媒体人奔波忙碌。短短两年间,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前,价格战如火如荼,难以平息;两年后,经过价格、技术、高管变动、出海等多方面的竞争,行业已迈向新的高度。
如今,新一届上海车展面临截然不同的市场局面:新能源车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屡创新高,展馆内“含华量”也空前高涨,而超豪品牌则集体“出逃”。合资车企也不再被动应对,主动推出具有性价比和竞争力的产品,掀起新能源反击浪潮。
一起来围观,2025年上海车展的变革之路。
数据篇
两年间,汽车产销大增逾20%
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4%跃升至51%
两年前的上海车展,在汽车行业承压下开幕,当时一季度产销量均下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汽车产量累计完成621.0万辆,同比下降4.3%;销量完成607.6万辆,同比下降6.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均增长27%,市场占有率达26.1%。
时过境迁,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呈现两位数增长,迎来良好开局。1-3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与两年前相比,产销量均增长超20%。
新能源车已成为市场主流。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34.2%,而2025年3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51.1%。两年后,跨国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缓慢,而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从54.7%跃升至72%。
两年间,中国汽车出口从力争上游跃居全球汽车出口量榜首。然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车企出海面临诸多挑战。
车企篇
自主品牌崛起,市占率超60%
销冠比亚迪领先优势扩大
上届上海车展时,自主品牌已崭露头角。2023年1-3月,自主品牌在乘用车零售销量中的占比突破50%,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车型的强劲表现是主要驱动力,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占比超80%。截至2025年3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已达62.7%,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
对比2023年和2025年一季度车企销量排名榜,车企市场表现差异显著。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1-3月,车企零售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和跨国品牌比例为三七开,比亚迪领跑,长安、吉利紧随一汽大众。若算上出口批发销量,前六名中自主品牌占四席。
今年1-3月车企销量排名榜显示,销冠比亚迪进一步拉大与合资品牌领头羊一汽大众的差距,吉利则开始挑战其榜首地位。自主品牌出口第一的奇瑞,国内零售销量迅速追赶,超越长安,直逼一汽大众。自主品牌在TOP10中占据半壁江山。
品牌篇
车展迎来近十张“新面孔”
“老江湖”隐退
两年间,市场竞争格局巨变。
华为展台规模迅速扩大,鸿蒙智行独当一面,第五界也将迎来首秀。同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与数字能源业务独立发展。本届上海车展,吉利成为焦点,极氪领克合并、银河系列品牌升级后首次亮相,占据6.1馆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创维汽车、高合汽车、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或淡出业界,或陷入困境。传统车企中,韩系、法系品牌缺席,折射出在华生存现状。现代和起亚首次缺席国内A级大型车展,逐步被边缘化。
启辰、雪佛兰等品牌市场存在感不强,未出现在参展商名单中。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等品牌则首次亮相。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企业占据约10万平方米展位。
供应链篇
智能化成竞争核心
供应链从幕后走向台前
两年前,各大车企在城市NOA落地上展开军备竞赛。随着华为ADS 3.0、小鹏XNGP等技术登场,业界期待本届车展见证更多黑科技。
然而,小米SU7智驾功能事故引发关注,政府部门紧急叫停相关智驾营销。因此,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车企避免踩雷,倾向于推迟发布智驾版新品或注重硬件升级。
官方资料显示,2025上海车展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规模和数量显著增长。
汽车科技领域,三星、地平线、科大讯飞等近百家领军企业亮相。英特尔、索尼等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上海车展。
2025年上海车展,喧嚣依旧,躁动不变,中国汽车产业秩序或将迎来重建。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