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季报揭示:国产算力成新宠,海外算力遭减持
AI导读:
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多位基金经理大幅减持海外算力链配置,加仓国产算力和AI应用。国内AI的资本支出竞赛刚拉开序幕,国产算力企业正从逻辑推导阶段逐步迈向业绩兑现期。
今年以来,Deepseek的火爆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算力需求之战。近期,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出炉,多位基金经理在报告中分享了对算力的最新见解。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多位基金经理显著削减了对海外算力链的配置,但对国产算力和AI应用保持加仓态势。多位基金经理指出,国内AI的资本支出竞赛刚拉开序幕,随着互联网巨头不断加大对AI的资本投入,国产算力企业正从逻辑推导阶段逐步迈向业绩兑现期。
金梓才大幅减持海外算力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金梓才,作为重仓海外算力的代表,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大幅加仓海外算力,并在2024年持续增持,凭借这一策略在2024年取得了卓越成绩。然而,2025年初以来,由于海外算力板块持续回调,金梓才的业绩遭遇大幅回撤,备受投资者质疑。
面对市场变化,从一季报来看,金梓才在一季度进行了大幅调仓。以财通价值动量为例,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大幅减持了沪电股份、生益电子、新易盛、中际旭创等海外算力概念股,同时大幅加仓国产算力板块,如海光信息、奥飞数据、光环新网。
金梓才在报告中表示,2025年一季度,他对持仓板块进行了大幅调整:
一方面,他基本完全清仓了海外算力板块,结合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北美算力投资进入第三年,他认为海外算力板块后续风险加大。另一方面,他在上季度基础上大幅增配了国内算力,将2024年的国内算力比作去年初的海外算力,认为国内算力成长轨迹可能与去年海外算力相似,将重点关注受益明显的公司。
此外,他保留了消费板块中具备新商业模式、新产品的公司,尤其是前者。他认为,未来大消费板块主要的超额收益来自“新”,能适应当下宏观环境并做出改变的公司或将较为受益,尤其看好在新的商业业态上切合当下性价比消费趋势的企业在未来的增长潜力。从一季报来看,他虽然大幅减持了万辰集团,但仍将其保留在第十大重仓股。
金梓才还在一季度明显降低了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占比从去年末的78.47%降低到一季度末的61.04%,持股更为分散。
国产算力和AI应用获基金加仓
无独有偶,一季报显示,多位基金经理均表示一季度减持了海外算力,相应加仓了国产算力和AI应用方向。
例如,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的基金经理王鑫表示,当前配置优先软件应用端,逻辑是业绩反转和模型商业化落地加速;次选国产算力,逻辑是业绩进入兑现期和更多政策催化;而海外算力因贸易摩擦隐忧暂避锋芒。
西部利得新动向灵活配置的基金经理董伟炜在报告中表示,DeepSeek-R1模型发布后,本基金及时调整仓位和结构为“积极”,重仓国内AIDC及相关产业链方向,同时减仓了海外算力链的相关仓位,较好地捕捉了国内IDC、液冷、算力租赁、国产算力芯片、AI一体机本地部署等相关细分方向个股的机会。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们也在季报中阐述了对AI算力投资的最新看法。
博时价值臻选基金经理郭康斌认为,随着DeepSeek的出现,模型能力差距迅速缩小,其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开源属性让AI应用爆发成为可能。虽然算力需求存在分歧,海外出现算力泡沫的讨论,但中长期来看,模型效率的提升将带来更加巨大的算力基础设施需求。
对于国产算力链,国投瑞银产业升级的基金经理施成、李威表示,自2024年第三季度起,国内AI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DeepSeek-R1、字节豆包等国产大模型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字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持续加大AI资本支出,拉动国产算力企业从逻辑演绎期逐步进入订单及业绩兑现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