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球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压力下,绿色能源产业经历结构性变革。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高达40.9%。光伏、风电成本持续下降,分布式能源重构电力体系。氢能储运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工业节水与余热回收推动循环经济。

全球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绿色能源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国际知名能源智库Ember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显示,2024年全球清洁电力占比高达40.9%,创下新高。这一成就标志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新阶段,绿色能源成为新焦点。

事实上,这一轮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与研发投入,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中占据关键位置。

光伏与风电成本持续下降,分布式能源重构电力体系

光伏组件技术迭代正在改写能源经济模型。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将再降31%。中国作为全球光伏核心,度电成本已降至0.30元/kWh以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将突破300GW,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

风电领域同样革新。浙江台州华电玉环海上风电场等项目,通过智能调度满足用电需求。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光伏及风电相关企业超108.8万和9.8万家,光伏领域增长迅猛。

分布式能源爆发式增长重塑电网,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增52%。江苏、浙江、广东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领先。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兴起,交易规模将破千亿。

氢能储运与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绿氢制备技术经济性提升,内蒙古鄂尔多斯“风光氢储”项目破解储运瓶颈。固态电池商业化改写动力电池格局,宁德时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续航超1000公里。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氢能及动力电池相关企业众多,广东、江苏、山东领先。绿色经济相关企业超224.8万家,近五年注册数量逐年增长,2024年达顶峰。

工业节水与余热回收推动循环经济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突破打开市场空间,工业余热利用创造能源“第三极”。我国余热回收空间大,目前利用效率仅30%,发展潜力巨大。

作为国内领先商业查询平台,天眼查提供海量商业大数据,助力了解绿色能源、绿色经济动态与趋势。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与政策资本共振,绿色能源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重塑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关系。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