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发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发布《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推出NESTA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涵盖六个维度,助力企业研发,推动行业从‘合规性测试’向‘品质化评价’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份调研显示,有76.3%的用户担忧新能源车安全问题,其中23.8%的用户认为新能源车非常不安全。2024年,“保守的实用主义者”用户占比提高了3.5倍,达到68%,他们更加注重安全与可靠性。这一数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研”)技术人员向《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分享。
针对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安全焦虑,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近日在上海举办了“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发布暨交流会”,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电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趋势,交流了新能源汽车电磁、充电、热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验证技术。
基于从整车、系统到零部件的全方位验证实践和研究总结,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发布了业内首个聚焦电安全的《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电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包括“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个维度的NESTA电安全技术验证体系,旨在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新技术未经充分验证便已量产上车,给行业发展留下了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未来,NESTA技术验证体系将进一步紧跟行业前沿技术,拓展测试项目及用户场景,推动提升测试规范与标准法规的协调性。
中汽研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华表示,中汽中心以“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支撑汽车强国建设”为使命,作为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机构,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行业平台优势,面向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目标,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还发布了2025年首批新能源汽车电安全评价结果及《新能源汽车电安全技术年度报告(2025)》。星舰7、iCAR V23、星纪元ET增程版等9款车型获得了2025年首批“NESTA六维电安全证书”,标志着这些车型在电安全方面达到了较高标准。
此外,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还发布了多个专项验证品牌,如“汽车电磁防护技术验证(EMTA)”、“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技术验证(CCTA)”等,旨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在电磁安全、充电安全与品质、热管理品质等方面的性能。
在新能源汽车电磁抗扰方面,我国道路电磁环境复杂程度远超欧美现行标准。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推出的EMTA验证品牌,以“智慧、安全、健康”为核心关注,构建了覆盖辅助驾驶电磁安全、整车电磁畅行、人体电磁健康三大维度的技术验证体系,直击行业痛点。
在充电方面,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推出了CCTA及Premium Charge两套验证品牌,覆盖从基本的安全性、兼容性到极限充电等不同维度评价级别,为不同目标市场的产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整车性能与体验离不开高效的热管理能力。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提出的高品质热管理评价方案,涵盖热安全、舒适性、功能安全、能耗四个维度,既考察热管理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最大极限负荷能力与安全冗余配置,又考察NVH舒适性是否能够满足乘员需求。
为响应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需求,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与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达成合作,共建技术标准,启动电安全技术验证跨国互认计划,实现“一测双证”,助力中国车企出海效率提升。
此外,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还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奇瑞股份星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针对新能源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险”“电安全专项险”等创新保险产品。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总经理高继东表示,NESTA、Premium等系列验证品牌的推出,将推动行业从“合规性测试”向“品质化评价”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