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遭严打,监管效率提升
AI导读:
湖南证监局发布罚单,指出证券从业人员陈佳友因违规炒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相较于以往,这则罚单落地速度较快,反映了证券从业人员监管“实时化、精准化、立体化”的趋势。2024年以来已有118张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监管罚单,证监会正依法从严打击此类行为。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一直是监管重点打击的内容,随着证券市场监管持续趋严,这一现象更是受到格外关注。湖南证监局4月24日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罚单,指出证券从业人员陈佳友因违规炒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相较于以往监管对于违规炒股的处置,这则罚单落地速度较快,体现了监管的高效性。陈佳友在2025年2月25日以前存在使用他人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并持有、买卖股票的行为,其违规行为被发现后,仅58天便收到了罚单。当天,A股三大股指冲高回落,缩量调整。

湖南证监局对陈佳友采取出具警示函监管措施的决定,反映了证券从业人员监管“实时化、精准化、立体化”的趋势。监管处罚效率正从长周期向短平快转变,体现在这次罚单落地的速度快、处罚对象清晰等方面。
据易董数据不完全梳理,2024年以来已有118张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监管罚单,涉及券商18家。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并非孤例,而是在行业内普遍存在。为此,监管行动持续不断且措施多样,包括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券商内部自查自纠,各证监局开展专项现场检查,并在券商文化建设自评中对涉及员工违规炒股严重的情况予以扣分处理。
证监会曾提到,制定依法从严打击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督促证券公司强化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落实全员合规管理。同时,各证监局将开展专项现场检查,完善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规则,堵塞证券从业人员监管制度及执行中的漏洞。
通过分析违规行为发现,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交易股票手段繁多且隐蔽,包括利用他人账户炒股、私下接受客户委托进行股票交易、委托他人代为炒股等违规手段。受罚人员涵盖了从基层客户经理到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包括合规和风险控制人员。处罚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发出警示函、监管谈话以及责令改正等,部分案例的罚没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并可能附加市场禁入等处罚。
除了对个人进行处罚外,“一案双罚、多罚”的现象正逐渐成为常态。相关机构因内部控制失职也会被追究责任,如暂停业务资格、责令整改等。为精准打击此类违规行为,有关券商对违规炒股的查处已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认定体系,包括多维度比对账户操作、穿透核查资金往来、追溯历史久远行为以及严格认定违规事实等。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