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信息披露豁免新规定,加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旨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该规定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豁免范围和方式,并强化了公司责任和监管措施。
首个信息披露豁免规定正式发布。4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旨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行为的监管,进一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该《规定》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证监会首次制定信息披露豁免的专项规定。此前,相关法规散见于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各项规则中。《规定》的出台不仅提升了法规层级,更明确了豁免披露的重要性,为实践操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并严格限制了豁免的滥用情况。
《规定》详细划分了豁免范围,要求上市公司审慎确定暂缓与豁免披露事项,并明确了两类豁免信息:一类是国家秘密,另一类是商业秘密。对于商业秘密,《规定》还列举了具体允许豁免的情形。
针对两类信息的豁免披露方式,《规定》设定了三种方式:豁免按时披露临时报告(暂缓)、豁免披露临时报告、以及采用代称、汇总概括或隐去关键信息等方式豁免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此外,《规定》还强调了公司的责任,要求上市公司制定披露豁免制度,明确内部审核程序,严禁泄密和以涉密为名的宣传行为,并对豁免披露事项进行登记管理,定期向证监局和证券交易所报送登记材料。
在监管方面,《规定》提出了严格的监管措施,对未按规定建立豁免披露制度的公司将依规处理,对不符合条件豁免披露的将追究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责任,对利用豁免披露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将依法严厉处罚。
业内人士指出,证券法以公开为原则,要求上市公司依法披露对股价有较大影响的信息,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然而,上市公司活动复杂,部分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公开后可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或损害公司、他人利益。《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平衡不同法益,在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公司商业秘密以及国家信息安全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