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积极信号,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多家基金公司解读会议内容,揭示未来政策路径及投资启示,重点关注科技、消费投资机会,助力A股市场稳定发展。

备受市场瞩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4月25日正式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相关政策布局涉及财政、货币、民生、产业等多领域,为市场带来诸多积极信号。多家基金公司从六个方面给出全方位解读,揭示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路径,以及可能带来的投资启示。

看点一:会议释放多个积极信号

整体看,本次会议召开背景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但政策表述较为积极,延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认为,此次会议在外部环境复杂、国内经济回升基础待稳固的背景下,全面且主动地进行政策布局,展现出政策制定者应对经济挑战的决心和系统性思维。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指出,会议提出“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后续整体宏观政策有望延续更扩张、更积极的取向。此外,会议还提到“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货币与财政的表述也偏积极。

永赢基金称,从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仍被置于优先位置,宏观政策仍保持扩张性取向,并特别强调“稳市场、稳预期”,反映出决策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高度重视。

看点二: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呵护流动性

魏凤春对此次会议中提及的“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印象深刻。他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能直接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注入资金,拉动总需求;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

国泰基金预计,此次会议提出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变动或在6月或8月的人大常委会,预计增加赤字1%。同时,整体保持中央经济会议以来货币政策表述,未来降准降息仍然取决于国际经贸斗争进展。

看点三:“稳市场、稳预期” 有助于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

会议指出,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魏凤春认为,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永赢基金称,会议特别强调“稳市场、稳预期”,这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防止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此外,内需刺激政策明显更加注重服务消费的带动作用,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方向。

看点四:关注外部形势变化,重视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

此次会议在肯定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会议明确“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表明国内经济工作在面临外部压力同时仍要稳步推进。

永赢基金表示,在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关键时期,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特殊意义。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指出,会议明确指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相比前期的“稳定”进一步提出“活跃”的要求。

在房地产方面,会议延续“防风险”基调,更倾向于通过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看点五:对A股影响几何?

历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向备受关注。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认为,政治局会议继续释放积极信号,A股中期不悲观。

华商基金多资产投资部总经理张永志表示,宏观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快落实步伐,低利率环境、保持流动性充裕将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股市也有望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见效迎来新机遇。

看点六:重点关注科技、消费投资机会

永赢基金认为,可以关注科技成长主线(AI、半导体、机器人等)、消费结构性机会(服务消费、汽车松绑),以及防御性高股息资产。陈显顺称,后续需要对人工智能等相关新兴产业持续跟踪。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