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行为频发,湖南证监局公布一起处罚案例,违规者被出具警示函。违规炒股一直是券商合规的“顽疾”,2024年有近20家券商因此被罚。监管对违规炒股的打击力度加大,实施多项措施遏制此类行为。

监管多次重申勿碰违规炒股“红线”,但总有人冒险尝试,最终自食恶果。4月24日,湖南证监局公布了一则处罚,证券从业人员陈佳友因使用他人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并持有、买卖股票,被出具警示函。

违规58天后受罚

处罚显示,陈佳友的违规行为发生在2月25日,距处罚公布仅58天。湖南证监局指出,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对其采取警示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中证协官网显示,名为陈佳友的从业人员仅一名,任职于国信证券。但无法确认是否为同一人。

违规炒股为何屡禁不止?

员工违规炒股一直是券商合规的“顽疾”。4月以来,已有多起因违规炒股、代他人炒股被罚的案例。4月2日,安徽证监局对四家券商员工违规炒股开出罚单,涉及华安证券和国元证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近20家券商因此被罚,罚单总数近120张。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律师马佳分析,违规炒股频发的原因包括:员工守法意识不强、券商内部管控措施缺位、违规炒股的实际违法成本低。

多举措遏制违规炒股

近年来,监管对违规炒股的打击力度加大,实施“一案双罚、多罚”。2024年以来,监管持续加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开展现场检查、推动券商自查自纠,并在券商分类评级中明确扣分。

如何更好约束违规炒股?马佳建议,券商应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完善内部管控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提高违法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