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尽管多国对中国品牌汽车征收关税,但影响有限。中国汽车出口已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出口量突破640万辆。业内认为,关税政策对整车出口影响较小,对零部件出口影响较大。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已建立独特优势,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30%左右的份额。

尽管多国继续对中国品牌汽车征收关税,但其影响有限。具体来看,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将使中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成本上升24%,相当于增加460亿美元,但这仅占中国汽车行业总产值的3.8%。

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近日发布的汽车产业调研报告揭示了上述信息。该报告共访问了汽车行业300名高管,包括100名美国高管、100名中国高管及100名欧盟和英国高管。

当前,汽车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美国特朗普政府于3月26日宣布对进口汽车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并于4月3日正式生效。这一政策让全球汽车产业链陷入恐慌,中国汽车产业界及研究机构正积极研判其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640万辆,稳居全球首位。而2021年出口总量才首次突破200万辆。

业内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整车出口影响较小,对汽车零部件出口影响相对较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我国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对汽车零部件加征了25%关税,此番关税再次落地,将直接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业务。

我国对美整车出口规模不大,且八成来自外资品牌。美国大范围加征关税,或给我国与欧盟、日韩、英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加强汽车产业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机遇。

中国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及最大出口国,但在美国贸易政策围堵下,对美直接出口汽车已大幅萎缩。2024年,中国向美国出口整车10.7万辆,仅占出口总量的1.81%。

艾睿铂认为,得益于俄罗斯市场的稳定需求,中国在应对关税冲击时仍能持续保持强劲韧性。过去五年间,中国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汽车销售增长了2倍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关税波动带来的影响。

目前,俄罗斯和中东仍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两地合计占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5%,首次超过对欧洲和北美的总出口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俄乌冲突后,国际车企相继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抓住机会扩张,在俄市场份额突破50%,2024年一度突破60%。

中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已建立独特优势,尤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艾睿铂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售出的乘用车中,近60%配备L2或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而美国不到40%。

艾睿铂汽车及工业品咨询业务合伙人张莹表示,免费附加的智能驾驶功能正成为中国品牌产品的重要竞争优势。

艾睿铂调研报告显示,三分之二受访高管认为中国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领先,其他市场缺乏相应条件复制中国的成功。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23%,乘用车出口达640万辆,比日本高出逾50%。随着关税影响显现,2025年增长预计将放缓至4%。

艾睿铂预计,2025年中国国内市场将增长4%,达到2680万辆汽车,与全球其他市场下滑趋势形成鲜明对比。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30%左右的份额。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