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药概念升温,基金经理提醒理性看待
AI导读:
近期,“AI+医药”概念备受关注。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指出,AI制药的核心在于“制药”,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她强调,药物研发真正的难点在于临床阶段,AI目前无法完全替代。对于AI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周思聪持谨慎态度。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王雪青)近期,“AI+医药”概念持续升温。平安医疗健康基金经理周思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强调,AI制药的核心在于“制药”而非“AI”,投资者应理性区分技术赋能与实际产业价值。股市热点中,这一概念也备受关注。
周思聪指出,在药物发现阶段,科学家、AI技术和CXO企业共同参与早期分子筛选,但最优解的寻找充满不确定性,AI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她着重强调,药物研发真正的挑战在于临床阶段,其中90%的技术重点在于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不良反应改良,这是AI目前无法取代的。
对于AI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周思聪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AI读片虽能减轻医生负担,但医疗行业不容试错。当前AI主要依赖局部数据,难以全面推演。
谈及AI赋能医疗设备的投资前景,周思聪表示:“尽管AI在医疗设备领域已有应用,但我们不会因此给予相关企业过高估值,这样的投资策略存在风险。”
周思聪总结,AI制药及AI医疗或成长期趋势,但短期内估值期待不宜过高。目前,传统制药企业的研发体系和临床经验仍是核心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