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或成为AI应用元年,业内普遍认为杀手级应用有望出现。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说明会上,多家人工智能或数字经济细分行业龙头分享了AI布局。三六零、瑞芯微等企业积极投身AI领域,抢抓发展机遇。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小程)过去两年,大模型技术处于不断完善和进步的阶段,其发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之年’,杀手级应用有望出现。4月30日,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办的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说明会上,三六零董事长兼总经理周鸿祎做出了上述判断。

上证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本场业绩说明会汇聚了三六零、瑞芯微、云赛智联、数据港、能科科技等多家人工智能或数字经济细分行业龙头,涉及大模型、AIoT芯片、算力、数据中心、工业数字化软件等多个领域。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的落地,与会公司在交流中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长期思考,以及对公司短期发展和业绩的具体解读,吸引了中小股东、行业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代表等多方市场主体现场参与。

2025年或迎来AI应用爆发期

智能体技术的成熟,为大模型提供了“手和脚”,使其具备任务分解、工具调用等能力,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工作”的转变,为杀手级应用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多位嘉宾在集体说明会上认为,2025年将是AI应用全面落地的一年。

周鸿祎指出,杀手级应用有望在2025年出现,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以Deepseek、千问为代表的国产先进大模型,既能开源,又具备国际一流水准;二是推理型大模型的推理能力不断增强;三是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的出现,解决了大模型在工具使用方面的短板。

能科科技介绍,自2022年起,公司开始布局AI大模型在工业企业的推广和应用,打造了面向不同工业行业客户的AI Agent,形成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AIoT SoC芯片龙头瑞芯微则看到了边缘、端侧AI应用的机会,已有多个领域的客户基于其主控芯片研发在端侧支持AI大模型的新硬件。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强大的溢出带动效应。随着AI技术融入各行各业,多家上市公司在说明会上探讨了AI技术对产业链的深远影响,并披露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数据港感受到AI对算力产业链的带动作用,认为AI将推动IDC行业步入新一轮大周期,带来需求增长、数据中心规模化规范化以及业务模式多样化等特点。

云赛智联则积极投身“上海算力”建设,其松江智算中心项目全面投产后,将成为算力规模领先的高等级智算中心,为上海数字新基建、算力产业集群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能科科技2024年AI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7%,其中AI产品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2倍。公司表示,将加大AI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深耕行业、聚焦专业,推动应用场景落地。

瑞芯微自2018年推出第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NPU以来,持续迭代推出多款内置NPU的AIoT SoC芯片,满足不同市场的算力需求,后续还将推出更优性能、更高算力的芯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