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热点分析:业绩验证收官,科技引领市场反弹
AI导读:
本文总结了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的业绩验证关键点,包括盈利季节性变化、供需格局与盈利能力、出口链与出海链分化以及景气行业集中。文章维持二季度市场震荡判断,看好科技布局机会,特别是国内AI算力和机器人方向。
一、业绩验证的关键点:1. 全A两非盈利在24Q4相对于正常季节性偏弱,25Q1则偏强,其中25Q1的恢复程度达到了历史高值。2. 供需格局仍显疲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目前,“历史级别”的供给出清已确定,中游制造资本开支和在建工程同比创下历史新低。股市热点聚焦:出口链业绩下行压力尚待显现,而出海链盈利表现优于出口链的格局已经确立。3. 股市看行业:景气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耐用品、部分新消费) + 医药(CXO、创新药) + AI算力(芯片、光模块、服务器和IDC均验证订单改善)。
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的业绩验证收官,我们总结了以下四个关键点:
1. 盈利季节性变化显著:全A两非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24Q4为-55%,远低于预期;而25Q1则为6.3%,高于预期。这两个季度的营收同比变化与名义GDP同比变化方向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25Q1的盈利额外修复程度(“毛利-三费”同比相对于基于营收同比拟合值的偏离程度)上升至历史高值,其持续性存疑。同时,24Q4其他费用率显著上行,也导致了利润增速低于预期。


2. 供需格局与盈利能力:供需格局的判断基本验证,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趋势仍在持续,但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周转率下行开始趋缓。未来,中游制造供给制造进一步下行的线索愈发清晰,供给出清幅度将达到“历史级别”,资本开支和在建工程增速同比负增长,且为历史新低。


3. 出口链与出海链分化:24Q4和25Q1出口链业绩保持稳定,但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可能从25Q2开始显现,25Q3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出口链中涉及“出海”的企业盈利已明显好于出口链总体,出海和出口的分化可能进一步加深。


4. 景气行业集中:业绩改善线索明确的景气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和AI算力。消费景气行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家电、小家电、两轮车)和部分新消费(化妆品制造、生活用纸)。医药景气行业包括CXO、创新药、血制品。AI算力营收增速已触底回升,订单回升指向后续营收将进一步改善。
2025一季报披露后,盈利预期上修的行业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商贸零售、钢铁和传媒。




二、二季度市场展望:维持震荡市判断,后续基本面压力可能逐步显现。特朗普政策虽应调整,但政策摇摆+调整偏慢是大概率事件。
业绩验证期结束,压制小盘成长表现的因素消失,科技后续景气线索得到强化,短期科技引领市场反弹是大概率。海外交易美国谈判意愿提升,也是短期反弹的支撑因素。中期来看,我们维持二季度市场震荡的判断。后续关税带来的基本面下行压力可能逐步显现,市场反映“幅度到位,时间不足”,驱动A股市场磨底。特朗普贸易政策调整预期摇摆+调整速度偏慢,美股直接定价政府犯错风险,A股风险偏好同样面临上限。

三、布局机会:消费与科技,科技处于相对低位更值得看好。继续推荐国内AI算力,机器人是短期主题弹性更高的方向。科技结构性行情下,港股好于A股的格局不变。
消费和科技都是景气预期强化的方向。4月消费结构性机会集中演绎,科技调整波段延续。目前,消费赚钱效应处于相对高位,而科技处于相对低位。因此,现阶段更加看好科技的布局机会。中期看好国内AI算力和具身智能的投资机会。公募一季报显示,机器人相对AI持股更集中,因此更容易对催化做出反映,是主题弹性更高的方向。而AI行情重启需要更重磅的催化,若启动则更偏向于中期行情。在科技结构性行情阶段,继续看好港股表现优于A股。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