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内“五一”假期期间,全球股市普遍上涨,而外盘商品市场则表现分化。原油受OPEC+增产冲击而重挫,贵金属回调,农产品呈现“强现实”特征。投资者需关注南美天气、OPEC+产量政策等因素,把握品种结构性机会。

  国内“五一”假期期间,全球股市普遍上涨,而外盘商品市场则表现分化。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李明玉指出,假期期间全球贸易摩擦出现缓和迹象,叠加财报表现好于预期,美股强劲反弹,带动了全球股市的普涨。然而,商品市场的分化却日益加剧,原油受到OPEC+增产计划的冲击而大幅下跌,贵金属则因避险需求的减退而回调,农产品市场则在供需博弈中呈现出“强现实”的特点。

  海通期货研究院总经理助理顾佳男分析,原油市场的剧烈波动主要源于OPEC+产量政策的超预期调整。原定于5月5日的会议被提前至5月3日,最终决定6月的增产幅度从14万桶/日大幅提升至41.1万桶/日,连续两个月加速增产。受供给冲击,油价大幅下跌,短期内或将维持震荡偏弱的格局。

  受原油市场影响,顾佳男认为,国内能化链品种如沥青、燃料油、聚烯烃等,在节后开盘可能面临成本坍塌的风险,投资者需关注下游补库的节奏和装置检修的对冲效应。

  国投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表示,自4月下旬以来,原油系品种的下跌主要受上游原油的主导。假期期间,新加坡高硫和低硫燃料油掉期的跌幅均小于原油,裂解价差被动扩大,预计国内市场开盘后,高硫和低硫燃料油以及沥青的跌幅可能会小幅小于原油。近期海外市场高硫燃料油的供应矛盾有所缓解,月差和现货升贴水均有所走弱,而低硫燃料油的船燃加注需求和现货成交均有所好转,使得低硫与高硫燃料油的价差难以进一步缩小。

  在贵金属方面,受避险情绪消退和美元走强等因素的影响,COMEX黄金连续收跌,5月2日收盘报3247.4美元/盎司。

  有色金属方面,受美国一季度GDP萎缩的冲击,有色金属一度大幅下跌。但随后,美国非农数据好于预期,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修复性反弹,收复了部分跌幅。

  李明玉认为,假期期间海外的利多因素可能会对有色金属形成一定的提振,但美国的关税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节后有色金属可能难以摆脱震荡的走势。

  农产品方面,在美国关税政策缓和的预期推动下,美棉出现大幅反弹。南华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嘉宁指出,短期内关税的影响将持续发酵,郑棉仍受宏观因素的主导,随着国内下游走货压力的增加,郑棉可能会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投资者需关注中美关税政策及产区天气情况。

  假期期间,CBOT大豆止跌回升,CBOT豆油剧烈震荡,而BMD毛棕榈油则延续下行趋势。

  李明玉分析,从基本面来看,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库存预计将继续增加。近期印度恢复了棕榈油的采购,但多数采购的船期都在5月之后。中期来看,受季节性增产的影响,棕榈油产地的库存预计将继续增加。国内5月船期的棕榈油采购量高于刚需,库存预计会小幅增加。

  李明玉认为,后期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能否继续回升,需关注棕榈油产地库存的回升速度以及美国生物柴油政策的落地情况。

  专家提醒投资者,需注重风险控制,密切跟踪南美天气、OPEC+产量政策、美联储降息路径以及国内稳增长措施,把握品种的结构性机会,同时警惕地缘风险和宏观数据波动可能带来的冲击。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