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当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潜在冲击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投资者更关注关税对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尤其是对不同行业盈利能力的差异化影响。行业受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需求来源、议价能力和转口渠道。

财联社5月7日讯 当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影响尚未明确,但其对资本市场的潜在冲击已备受瞩目。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与2018年贸易摩擦引发的市场恐慌不同,当前投资者更关注关税对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尤其是对不同行业盈利能力的差异化影响。关税对不同行业的冲击程度,主要取决于需求来源、议价能力和转口渠道。

从需求来源看,行业可分为三类:一是主要需求来自美国,需考虑转口渠道与议价能力;二是主要需求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需关注出口目的地的竞争关系;三是主要需求来自国内,需看政策刺激力度与方向。

主要需求来自国内的行业受关税影响最小,但与政策刺激力度紧密相关。而主要需求来自美国且议价能力较低的板块,如集运、航空货运及部分轻工纺织制造中小企业,受冲击最大。

具体来看,传媒、软件服务、纺织服装等板块龙头,因具有转口渠道或议价能力,受影响较小。而转口渠道有限、议价能力弱且利润率低的行业,如部分集运、航空货运企业,受损较大。

对于主要需求来自美国以外市场的行业,科技硬件、家电、机械等板块或在开拓其他市场中显现结构性机会。这些行业已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市占率,竞争能力较强。

新兴市场对中国贸易的依赖度高于发达市场,国内企业在两者中均有发展空间。在发达市场,需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取份额;而在新兴市场,可凭借相对优势和先发优势获取市场份额。

主要需求来自国内的消费和地产基建相关板块,若后续有政策支持,将有效对冲外部冲击。建议关注消费新趋势,如新型餐饮连锁、新渠道零售、大健康下的医疗保健等。

科技创新也是独立于关税影响的主要板块。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科技领域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可关注AI算力与应用、国产算力厂商、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截至目前,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加征幅度累计达145%,若叠加特朗普1.0时期的20%,将达到165%。中国对美国关税的反制幅度为125%。

在一个极限压力测试下,假设中国对美出口价格弹性为1-1.2,当前关税幅度下中国对美出口金额可能大幅萎缩。但这仅为假设,现实中关税谈判进展及内需对冲力度将决定实际影响。

中金公司还分析了关税对恒生指数的影响,指出基于不同情景,恒指可能呈现四大运行轨迹,包括基准情形、乐观情形、积极情形和悲观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公司指出,汇率贬值并非解决之道,可能影响预期和国际化战略。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