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吉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计划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旨在聚焦汽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此举引起外界猜测,若成功回购,极氪将成为规模更大的港股汽车公司。



5月7日,吉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计划私有化极氪,建议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拥有者除外)。此举意在聚焦汽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距离极氪纽交所上市尚不足一年,内部员工对此反应多为“很突然”。下午4点30分,极氪高层紧急会议解释私有化原因,主要因“中国企业在美股的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6分钟后,吉利发布公告,强调此举旨在“聚焦汽车主业,回归一个吉利”。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特别提及“审时度势”,表示将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提高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集团。

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合并后,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构成吉利乘用车板块的四大品牌。

吉利借此强化了对子品牌的控制权,但也面临组织调整的考验。公告显示,吉利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较公告发布前一天收盘价溢价约13.6%,较发行价溢价22%,体现了吉利的诚意。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向极氪发送的是“非约束性报价函”,意味着交易尚存不确定性。若吉利成功回购,极氪将回归吉利,若不成功,则极氪将继续在美股交易。极氪股价的波动将影响吉利的回购决策。

吉利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有观点认为吉利将极氪私有化是为了让其在港股二次上市,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太可能,因这可能构成同业竞争。若回购成功,极氪将成为一家规模更大的港股汽车公司。

极氪作为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独立发展尚未完美,加上股价偏低,吉利选择收回极氪。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上市公司私有化案例增多,多因股价长期被低估、流动性差或战略整合需求。极氪上市之初估值偏低,上市后市值也未达预期。

吉利想要实现“一个吉利”的夙愿,聚焦主业,回归集团作战方式。极氪与领克合并,吉利增持极氪股份,均为这一战略的一部分。组织调整或仍将继续,但吉利意在通过整合,提高竞争力,冲刺更高销量目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