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5日,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4亿股H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此次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加速创新药产品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上海报道 5月15日,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4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5.5%,国际配售94.5%,发行价区间定为每股41.45—44.05港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发行H股最高可达2.97亿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这将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恒瑞医药H股香港公开发售将于2025年5月20日结束,预计最快于5月23日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此次发行由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恒瑞医药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UBS-GAM)、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认购金额占比达发行规模的43.04%。此次募资将用于研发计划、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以及扩大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等。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2025年初至今,已有30家A股公司披露港股IPO计划,其中7家为药企。恒瑞医药H股上市,既是中国创新药企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也折射出行业转型的阵痛。港股热潮如今成为技术突破、全球资源整合的跳板。

创新药企赴港上市热潮

恒瑞医药的财务为此次招股提供了重要背书。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2025年一季度,恒瑞医药也交出“史上最佳”成绩单。

从管线布局来看,恒瑞医药已建立多个技术平台,包括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等,并在国内外开展了约400项临床试验。2024年报披露了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

但国内创新药研发成本持续上升,恒瑞医药连续多年保持高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高达82.2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攀升至29.40%。

近年来,已有不少创新药企披露港股IPO计划,成功上市储备资金布局全球市场。例如,映恩生物4月15日宣布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16.7%。

谈及创新药企赴港上市热背后的缘由,分析师指出,这是政策红利与战略转型共振的结果。一方面,港股18A规则为研发密集型药企提供了融资便利;另一方面,创新药企都在加速国际化布局,2024年中国创新药的海外授权交易额已突破404亿美元。

“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

赴香港上市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极为重要,是其“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此外,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

License-out模式为中国创新药企开辟了一条国际化通道。但估值分歧是License-out交易中最常见的挑战。2024年以来,恒瑞医药成功利用NewCo实现创新药产品出海,获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股权及最高超60亿美元的相关付款。

目前,在医药市场资本与创新的博弈中,唯有真正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构建全球化竞争力的药企,才能穿越周期,成为最终的赢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