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正逐步从合规导向向价值共创转型。中上协连续两年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活动,上市公司在制度建设、数字化沟通、自愿披露等方面均实现显著增长,市值管理成为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正逐步从合规导向向价值共创转型,旨在提升投资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并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5月15日,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获悉,中上协连续两年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总体来看,2024年,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制度建设、数字化沟通、自愿披露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一个以“制度筑基、数字赋能、价值共享”为特征的新生态正在形成。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正从“要披露”向“愿披露”转变,自愿性信息披露意愿显著增强,占比已提升至近三分之一,这不仅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也是政策驱动下的监管升级、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需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增加,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亦是政策驱动下的监管升级、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需求和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能够回应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诉求。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据中上协统计,本年度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投资者档案管理制度及投资者接待和推广制度的公司占比均有显著提升,显示出上市公司对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上市公司亦重视打造专业投关人才梯队,要求投关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公司治理、财务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
业绩说明会作为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价值传递的核心纽带,其“含金量”不断提升。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上,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出席率高达98.5%,独立董事出席率也突破八成。管理层主动打破沟通壁垒,将业绩说明会打造为与中小投资者“零距离交流”的重要窗口。
此外,上市公司持续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与智能化分析手段,构建全面立体的投资者服务体系,为不同类型投资者量身定制差异化服务策略,有效提升投资者沟通的精准度与实效性。
上市公司还积极构建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运用图文解读、视频直播、互动H5等多元形式,打造立体化、场景化的信息传播体系,新媒体渠道使用率超70%。同时,企业主动邀请股东“走进上市公司”,通过开设云展厅、产品品鉴日等方式丰富与投资者的面对面交流。
在自愿披露方面,尽管益处显著,但需警惕“过度披露”或“选择性披露”的风险。田利辉表示,企业需在合规性、前瞻性与风险揭示之间取得平衡,监管部门也需完善标准,推动自愿性披露从“量增”走向“质优”。
市值管理也是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手段。中上协表示,上市公司正系统性构建市值管理体系,通过组建高效协同的市值管理小组,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时跟踪资本市场动态,精准把握市值走势。
在5月13日下午召开的中上协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中上协党委书记魏峰表示,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抱挑战、求新求变的必然选择。全球市场面临不稳定因素加剧,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中上协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持续推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深度沟通、良性互动,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市场活力不断提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