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在投资者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
AI导读: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者保护中的应用与挑战,包括AI提高分析效率、不法分子利用AI诈骗、AI提供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等问题。提醒投资者应对网络信息甄别,加强AI管理,并指出我国法律在AI诈骗和误导投资者方面的空白。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下,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聚焦AI技术优化投资者保护机制,探讨如何固定证据并追责。
AI技术提高了投资者的分析研究效率,但也被不法分子用于非法证券骗局,为其提供了新的助力。
近期,某短视频平台查封了名为“徐翔(直播号)”的账号,该账号直播画面疑为AI生成,存在诱导用户进入私域流量的行为。平台已将其查禁,但股民是否受害尚不清楚。
对于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的行为,如AI换脸荐股,不法分子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需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此外,AI因处理能力不足提供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投资者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应通过官方渠道查阅股票公告或致电上市公司核实。
若因AI抓取的虚假信息导致投资损失,投资者可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并可能向发布虚假信息的AI持有者追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网络用户和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提醒投资者,应对网络信息甄别或向权威部门咨询求证,切莫轻信AI信息。AI平台公司或机构应加强对AI的管理,如标识AI回答可能存在错误,仅供参考。
针对AI诈骗和误导投资者的行为,我国法律尚存在空白。对于AI回答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的法律责任界定等问题,仍有待完善。
同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需获得证监会许可。利用AI进行投资咨询业务是否合法,需进一步明确界限。
作者广东环宇京茂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越惠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