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算力服务市场持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签订亿元级大额算力订单。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算力需求急剧上升,算力租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然而,也需警惕跨界布局算力租赁企业的风险。

  近期,算力服务市场持续升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宣布签订亿元级大额算力订单,引发广泛关注。

  例如,5月15日,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景科技”)发布公告称,与Y公司签署了《智算项目服务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5.63亿元(含税),期限为五年。宏景科技通过高速网络整合分散的计算资源,形成统一算力池,支持高性能计算、AI训练等场景,帮助客户实现算力的高效聚合、协同共享。

  宏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提供的算力服务将有效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助力客户业务发展。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算力需求急剧上升。而高端算力设备价格昂贵,租赁模式因此成为中小企业的首选。

  此外,北京止于至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何理指出,算力租赁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壁垒决定了服务商的市场话语权。包括芯片级能效优化、分布式计算架构创新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能力,都是服务商需要关注的技术领域。

  根据杭州平治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为陕西电信GPU算力建设项目的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中标金额约为2.46亿元。中贝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与北京万界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算力服务合同》,合同金额高达4.41亿元,服务期限为4年。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那些具备技术领先性和生态完整性,并精细化运营的服务商,将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占据优势地位。东吴证券分析师王紫敬认为,2025年作为国内AI基建元年,算力租赁需求才刚刚开始,相关业务收益将在半年报中得到体现。

  然而,何理也提醒投资者,需警惕跨界布局算力租赁企业的风险。不少企业试图抢占AI产业红利,但需关注技术积累不足、供需失衡等问题。行业未来或将加速洗牌,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和稳定客户渠道的企业或将成为胜出者。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