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避免“选择性说明”,强化信息披露
AI导读:
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变成“业绩选择性说明会”,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避重就轻,危害不容忽视。上市公司应强化责任意识,全面、客观地回应关切,投资者也应提高专业素养和辨别能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发布定期报告后,业绩说明会随即密集召开。这本是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运营状况的桥梁,但遗憾的是,部分公司的业绩说明会却沦为“业绩选择性说明会”,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避重就轻。
例如,某上市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虽降幅不大,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却大幅下滑,年报中也对业绩下滑原因作了详细说明。然而,在业绩说明会上,当投资者问及这一敏感问题时,高管却选择避而不答;而当问及一季度业绩增长原因时,公司独立董事则迅速回应。这种只回答对公司有利问题的现象,并非个例。
“选择性说明”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导致投资者难以获取准确信息,易受误导做出投资决策。同时,这也让业绩说明会流于形式,损害投资者信任,破坏资本市场诚信。此外,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此类行为极易引发效仿,降低整体信息披露质量。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主动行动,广泛搜集问题,积极回应关切。一场说明会下来,几十个问答,堪比新闻发布会,展示了管理层的沟通诚意。
上市公司应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投资者利益为出发点,全面、客观地回应关切。会前应充分准备,制定合理的答复策略;会中应秉持坦诚态度,积极面对质疑,不回避、不敷衍。投资者也应提高专业素养和辨别能力,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业绩说明会作为重要环节,不容被“选择性”对待。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需共同努力,让业绩说明会回归本质,为资本市场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环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