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春节后开门红,公募基金节前加仓
AI导读:
2月19日A股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站上2900点,公募基金春节前一周加仓,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市场估值水平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消费板块获增配。
2月19日,A股市场迎来了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指成功站上2900点,迎来了“开门红”。招商证券发布的最新基金仓位估算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春节前一周(2月5日至2月8日)已出现加仓动作,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均有显著提升。
多家机构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显示出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具体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全市场各类型ETF基金资金净流入合计达到了1456.05亿元。其中,境内股票ETF资金净流入为1403.43亿元,宽基ETF资金净流入更是高达1621.46亿元,最新规模达到11347.89亿元。在宽基ETF中,南方中证5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的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了272.36亿元、192.18亿元、187.24亿元、180.72亿元和163.52亿元。
债券ETF和风格指数ETF也呈现出资金净流入态势,而行业ETF和境外ETF则发生了资金净流出。同时,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整体仓位也在持续上升,春节前一周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分别上升了3.56个百分点和5.05个百分点。
在行业及板块配置方面,春节前一周主动偏股基金增配了消费板块,减配了成长、稳定、周期等行业及板块。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综合等行业仓位配置上升,而电子、汽车、通信等行业仓位配置下降。
市场信心方面,多位基金经理表示,A股市场经过三年的回调,核心资产已迎来配置时机。随着基本面的改善和海外流动性压力的缓解,A股估值的吸引力将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此外,监管部门的多措并举也使得市场信心得到修复,后续市场的赚钱效应有望提升。
对于公募基金集中增配的消费板块,诺德基金研究员表示,当前市场对消费板块中的弱周期行业具有比较强的配置需求,包括基础乳制品、肉制品、软饮料和大众啤酒等子行业。而白酒、餐饮供应链、高端啤酒、高端乳制品等顺周期行业,部分龙头公司的估值已经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回调,当前估值与潜在的真实业绩增长已经匹配,预计未来三年有望实现可观的资本回报率。
此外,近期备受关注的AI赛道投资机会也备受瞩目。西部利得基金认为,在国内经济逐渐企稳的背景下,AI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有望带动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