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下调窗口期,外贸企业抢时间防风险
AI导读:
中美关税下调窗口期,外贸企业迅速行动,抓住窗口期加速库存出清、重启新订单谈判。然而,长期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仍存。外贸企业需平衡短期红利与长期布局,部分企业已走进内销市场寻求自救。
在中美关税下调的窗口期,积压的库存加速出清、新订单谈判重启、跨境物流紧锣密鼓,为外贸行业注入了活力。在“抢时间”与“防风险”的双重节奏中,外贸人忙碌的身影再次成为常态。
然而,外贸企业也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寒冬”未雨绸缪。原材料价格波动、长期政策不确定性,仍如影随形。
据新华社报道,美方已于5月14日凌晨撤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并修改部分关税措施。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此外,美方还下调或撤销了对中国小额包裹加征的关税。
外贸企业如何在短期红利与长期布局间找到平衡?澎湃新闻记者回访发现,外贸企业出口压力有所缓解,但仍需警惕风险。
订单潮涌:90天窗口期的库存“冲刺”
关税下调后,外贸企业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抓住窗口期成为企业共识。
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收到了美国客户的下单,要求再下一个集装箱的货。房车遮阳篷的关税大幅降低,客户急于补单。
苏州贝昂智能公司也看到逐渐向好发展,订单越来越多。美国出口业务在陆续恢复,近期订单量同比四月增长超过五成。
不过,新订单的释放有一个缓和的过程,不少外贸企业正与美国客户开展新一轮价格博弈。
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芬近期也收到一笔大订单,一个美国老买家下单了30万双袜子。
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在关税下调后也接到多个新订单,她预测美国客户基本都到了补货阶段。
一家环保设备公司负责人秦飞表示,其公司部分股东和供应商为美国公司,此次关税下调90天的窗口期,客户催着将此前的产品运过去,还有明显的囤货意识。
订单发出之后,长期业务如何破局?
狂欢背后,焦虑并未消散。
青岛金泰家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彬表示,此次关税下调的90天窗口期会让大家看到希望,但市场整体陷入购买力不足的疲软状态。
一位做户外车顶帐篷的外贸工厂负责人许青表示,关税下调后,部分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又大幅增长了。预计今年后续的订单数量维持在2024年相同水平线左右。
许青也表示,公司也已经在寻求一些办法进行自救,比如接一些加工的内销单。
谈及海外供应链布局,姜彬透露了深层考量与隐忧,目前仍在与客户就长期订单量进行深度磋商。
外贸企业走进内销市场
针对近期全球供应链震荡与外贸企业困境,不少商超、商场集团以及大型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外销转内贸专区。
据上海环球港方面介绍,为了接续帮助外贸企业把内外销一体化业务做大做强,环球港将出口商品展销会转移到商场南广场。
一家位于上海青浦的女鞋外贸品牌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此前产品全部出口至美国,目前正与美国客户洽谈价格,其间业务暂停时,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外贸转内销。
廉志诚介绍,在做内销更多的尝试,未来,内贸与外贸的占比或将更加均衡。
“公司此前进口原材料备货较多,因此在关税上涨期间国内业务未受到太大影响。这也让我们警醒原材料国产化的重要性。”秦飞介绍,近期已加速重启国产化计划。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