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新时代:生态环境变革,长牛可期
AI导读:
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港股市场生态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优质企业上市潮与海内外增量资金涌入,将持续受益于中国资产重估。科技与新消费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的亮点,港股长牛可期。
兴业证券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昨日发布了研究报告。他们认为港股市场生态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一方面优质企业上市潮涌动,另一方面海内外增量资金持续涌入。此轮牛市将持续受益于中国资产重估,科技和新消费的蓬勃发展将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的亮点。
以下是张忆东团队的主要观点:
港股新时代:国际秩序重构,东方之珠闪耀;中国资产重估,港股长牛可期
港股市场深层逻辑生变——中央坚定巩固并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港股市场生态焕新颜——优质企业上市潮迭起,海内外资金争相涌入。
1)2023年以来,中国央行、证监会等部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助力企业赴港上市。香港交易所的FINI制度改革,显著增强了中国香港市场的承接力。
2)新消费与科技行业的优质企业纷纷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勃勃生机。
港股此轮牛市将持续受惠于中国资产重估,科技与新消费的蓬勃发展犹如梧桐树,必将引来全球金凤凰。
1)历史昭示,香港凭借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以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吸引全球投资者,推动中国资产重估,进而催生大牛市。2018-2020年间,新经济优质资产展现出独立行情。
2)在全球范围内,港股汇聚了众多成长型消费公司以及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和先进制造企业,且性价比颇高。
张忆东团队投资策略建议:战略性做多港股新时代,战术上稳扎稳打、攻防兼备
行情展望:2025年下半年,风雨过后见彩虹,港股将震荡上行。
1)第一阶段,在中国经济充分消化关税影响前,港股或将维持“底部抬升的大箱体震荡”格局。中美贸易谈判虽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国际经贸秩序难以恢复至2025年4月2日前的状态。
2)第二阶段,中国经济充分消化关税影响后,随着经济政策效果显现,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的双重改善,开启创新高之旅。
投资风格判断:增量资金推动下,港股投资“A股化”趋势明显。
1)增量资金分析:内资正逐步成为香港股市的中坚力量。内资活跃资金是2025年港股市场的重要增量驱动力,A股投资策略如主题投资、新股追捧等逐渐向港股蔓延,提升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度。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等长期配置型资金持续买入港股。
2)“港股A股化”将改变港股的投资机会挖掘思路与节奏。
其一,打破了“港股无梦想”的沉闷氛围,投资者对成长性资产的估值容忍度提升,资金不再局限于一线龙头股,而是向二线龙头和中小盘股扩散。
其二,市场博弈性加剧,港股作为高效便捷的再融资渠道,且可做空,主题投资需关注筹码结构与市场风险偏好对股价的影响。
推荐投资机会:攻守兼备,“军工+科技+新消费+新股”为矛,“黄金+红利”为盾
1)科技&新消费:成长投资需明辨趋势与噪音,区分真成长与主题。科技与新消费是当前两大成长主线。2025年4月至9月是限售股解禁高峰期。对于真正的成长股,解禁、减持带来的调整是短期波动,正是布局良机。
科技投资线索:
第一,AI推动下游应用增长,B端SAAS商业化空间广阔,C端看好国内互联巨头在超级流量争夺中占据优势。
第二,智能辅助驾驶产业链蕴藏投资机会。第三,机器人领域前景广阔。第四,创新药行业潜力巨大。
——新消费投资线索:谷子潮玩、黄金珠宝、城市户外、新式餐饮、国产美护、潮流折扣零售、OTA、游戏等。
2)黄金&军工:全球秩序重构下的战略性资产。
3)新股&次新股机会:新兴科技公司、新消费品牌及先进制造企业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4)红利股:高股息率对配置型资金仍具吸引力。
风险提示:大国博弈风险加剧,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动风险,全球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风险。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