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泰科技:AI医药平台引领行业变革
AI导读:
晶泰科技作为“AI+机器人”的新药与新材料研发平台型公司,凭借高精度的AI和高柔性化机器人技术,在物质结构预测方面领先,成为国内“AI医药第一股”。其智能自主实验平台改变了药物研发模式,未来非医药行业订单比例或逐年上升。
2015年,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创立了晶泰科技,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AI)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在“技术—资本—政策”的三维共振之下,全球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正方兴未艾。两年后,跨国制药巨头辉瑞便与晶泰科技合作研发药品,这一合作改变了辉瑞的药物筛选工作模式,并可能颠覆整个行业。2024年,晶泰科技(证券简称为晶泰控股)作为“AI+机器人”的新药与新材料研发平台型公司,在物质结构预测方面全球领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AI医药第一股”。
同年,谷歌旗下DeepMind因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AI4S(AI for Science)因此被推上风口。2025年4月29日,在上海模速空间,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健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公司的智能自主实验平台,该平台以数据驱动医药研发新范式,可实现高通量精准实验,7X24小时执行并记录数据,大幅提升人效和数据收集能力。

晶泰科技首席执行官马健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及其产业应用。
凭借其高精度的AI和高柔性化机器人技术,晶泰科技在材料科学、农业、消费品等领域实现技术落地,并达成商业合作。近日,中国基金报记者实地参访了这家全球独有的“量子物理+人工智能+机器人”AI平台公司,专访了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温书豪。

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温书豪表示,生物医药领域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合是大趋势,也是大机会。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时代药物和材料科学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晶泰科技已有300台机器人设备,可能是全球商业运营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自动化化学实验工站集群,未来将进一步发展成行业内最先拥有几千台甚至上万台机器人设备的公司。AI药物研发的时间平均缩短了约一半,未来有望节省90%的研发时间。
温书豪预计,公司未来3~5年的订单构成中,来自非医药行业的订单比例可能会逐年上升。
以下是此次专访的主要内容:
无法逆转的大趋势
中国基金报:2024年,DeepMind研发的AlphaFold3引起世界瞩目,其联合创始人兼CEO戴密斯·哈萨比斯因此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如何看待全球AI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
温书豪:生物医药领域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合是无法逆转的大趋势。10年前,我们创业时就意识到人是一套信号系统,可以被数字化;药物分子与人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被数字化,为算法设计和研发药物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大药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借助算法理解生物学机理,筛选并设计全新的药物分子结构,逐渐成为主流的研发范式。
中国基金报:除了AI医药,晶泰还在利用AI技术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育种等领域延伸拓展。未来晶泰是否会成为一家AI平台公司,是否会直接推动自有药物上市?
温书豪:晶泰未来一定是AI平台公司,我们定义为垂直行业的AI创新研发平台。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将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时代药物和材料科学研发的基础设施。
“我们不与竞争对手对标”
中国基金报:AI对医药研发的颠覆主要体现在哪里?
温书豪:AI能探索更大的创新性化学空间,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成本,提高精确度,提前判断毒性等关键性质,有助于监管审批。
中国基金报:晶泰如何定义自身在AI医药生态中的角色?
温书豪:在AI医药生态中,我们是赋能者。我们有几百种算法,构建了巨大的算力平台,还有高柔性、高精度的药物研发机器人系统,组成大规模的智能自主实验平台。
中国基金报:作为“AI医药第一股”,晶泰的直接竞争对手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温书豪:我们是一家AI生物医药和材料的综合平台公司,技术独特,差异化明显。量子物理算法是我们的技术底座,同时又有AI和机器人,能形成算法模拟和实验验证的完整闭环。
平均缩短一半的研发时间
未来有望节省90%的研发时间
中国基金报:相对于传统的CXO公司,晶泰的商业模式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温书豪:我们的商业模式是赋能利他,核心竞争力是算法、算力、规模化的机器人实验平台。我们有能力帮助相关公司研发最具挑战性的药物,降低药物创新壁垒。
中国基金报:从项目开始到进入临床一期,AI药物研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相对于传统CXO能节省多少时间?
温书豪:平均缩短约一半的时间。未来有望节省90%的研发时间,并提高研发的成功率。
中国基金报:晶泰科技获得谷歌和腾讯的投资,投资人看中晶泰什么呢?
温书豪:谷歌重视前沿科技,投资我们对物质结构进行预测。晶泰对晶体结构进行了非常准确的预测,在算法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成果。
中国基金报:跨国药企对AI技术持什么态度?
温书豪:欧美大药企对AI非常重视,持续加强与外部AI技术企业的合作。我们拿到许多前沿药企的合作签单。
中国基金报:在与国内外企业的相关合作中,晶泰的核心贡献是什么?
温书豪:辉瑞、礼来是我们的标杆客户,他们的付费背书意味着我们能解决药企最核心的技术问题。我们的核心贡献是通过底层的量子物理技术确保算法的准确度。
非医药行业的订单比例未来可能会逐年上升
中国基金报:晶泰是否会考虑投资硬件企业以强化全流程控制?
温书豪:会考虑。这些硬件企业可以理解为数据生成和收集的引擎,我们的机器人以解决行业问题为目标。
中国基金报:未来3~5年,公司的订单构成中,医药行业和非医药行业的占比分别是多少?
温书豪:预计在未来3~5年的订单构成中,来自非医药行业的订单比例可能会逐年上升。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