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推出自研3nm芯片玄戒O1,三款中高端产品搭载亮相。芯片自研之路充满挑战,但小米通过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消费者对新芯片性能持观望态度,同时小米也面临供应链和国际环境风险。

5月22日晚间,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现场聚集了约3000人,线上更是在直播开始前就积累了超10万点赞,大量网友围观小米经历舆论风波后的线下“首秀”。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小米“挤牙膏”式放出有关其自研3nm芯片玄戒O1的消息。

发布会上,雷军推出了三款搭载玄戒O1的产品,包括手机(5499元~5999元)、平板(5699元起售)和手表(1299元起售),玄戒O1正式进入小米中高端产品线。然而,关于小米旗下价格逼近万元的高端旗舰机是否会搭载玄戒O1,目前尚未有明确消息。

搭载玄戒O1的小米手机

对雷军和小米而言,芯片自研之路充满挑战。大芯片业务生命周期短,一年一迭代,若无足够装机量,再好芯片也可能因摊销成本过高而亏损。这要求大芯片或搭载设备必须在一两年内销量达上千万台,才能维持生存。

尽管面临重重压力,雷军仍决定在自家中高端产品中使用玄戒O1,这需要巨大勇气。一方面,消费者对新芯片的流畅度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国内厂商高端手机/平板芯片多来自联发科和高通,小米自研芯片可能引发供应链及国际环境风险。

但自研芯片的价值不仅在于眼前盈亏。它关乎产品性能优化与差异化,更是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小米通过技术积累、生态打通与供应链安全布局,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玄戒O1上机:三款设备,手机平板踏入高端线

发布会开场,雷军先回顾了小米15年历程,宣布“人车家生态”战略闭环,未来5年将在核心技术上再投2000亿研发费。

雷军在发布会现场

产品发布环节,雷军介绍了玄戒O1的具体参数:109mm²芯片面积,实验室综合跑分超300万,第二代3nm工艺制程190亿晶体管,16核GPU,搭载最新Immortalis-G925,单核性能跑分3008,多核性能跑分9509。

雷军表示,玄戒O1已达到第一梯队旗舰性能与功耗水平。同时,雷军也坦诚与苹果相比,小米还有差距,但会一步步超越。

与苹果芯片对比

消费者关心的上机性能,雷军介绍称,小米15SPro与友商相比,日常应用启动响应速度缩短30.4%,主流手游120帧模式运行1小时温度40.5℃,TOP30应用连续启动两轮耗时缩短8.04%。

旗舰性能对应中高端价位,小米15SPro起售价5499元。此外,小米还发布了搭载自研芯片的平板及手表。

风险:消费者接受度与产业链

回顾“造芯”之路,雷军称小米15年创业史中,芯片研发耗时11年,投入巨大。但即便流片成功,量产也只是开始,大芯片生命周期短,需足够装机量维持生存。

装机量压力巨大,但雷军选择将自研芯片用于中高端产品,业内震惊。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我国在芯片设计方面与领先者差距已很小,瓶颈在于制造和封装测试。小米敢于投入巨资研发,并将其用于高端手机和平板,勇气可嘉。

消费者对新芯片性能持观望态度,同时,小米此举可能触动现有供应链体系。自研芯片虽增加谈判筹码,但也可能引发供应链和国际环境风险。

未来,小米自研芯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在GPU、CPU等方面不断突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